以『专精特新』构筑发展『硬核』实力
|
本报记者 季芳
“虎年新春伊始,我参加全市作风效能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深切感受到了全市上下‘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打造企业技术优势的发展之路。”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伦哲)副总经理邓浩杰表示,良好的产业环境和营商环境是企业最好的发展动能。
海伦哲成立于2005年,2009年4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11年4月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以高空作业车为主导产品的上市公司。海伦哲坚持“技术领先型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定位高端制造业,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打造技术优势,推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落地,是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邓浩杰表示,企业的技术优势离不开人才支撑,近年来,在徐州市及经开区的支持下,海伦哲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设备,为技术研发奠定根基。目前,拥有研发人员70余人,其中苏北领军人才1名、国家机械行业劳动模范1名、国家平台标准委员会委员2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5人,共获得重大产品科技奖项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解放军科技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3项、省企业技术创新奖1项、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3项。
海伦哲研发生产的天安门广场上华灯检修车,因功能多样、自动化程度高等特色,被誉为“中华第一车”。自主研发的旁路带电作业车组,成功解决了电力线路抢修不断电作业的难题,得到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认可,并确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已形成了30千瓦至2000千瓦的全系列应急电源车,2021年产品销售额跻身行业第一。国内首创储能电源车实现批量交付,中压应急发电车单款产品新签订单额突破亿元。
随着国家供电可靠性需求的不断提高,近几年绝缘型高空作业需求井喷式快速增长,然而我国带电作业用绝缘型高空作业车之前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为有效解决这项“卡脖子”难题,海伦哲推动了基于绝缘型高空作业车关键部件高性能复合材料梁式结构件的相关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举改变国内完全依靠美、日进口的市场现状,打破了国际垄断。2021年,海伦哲国产化绝缘臂在国产绝缘斗臂车产品市场占有率近90%。
海伦哲的稳健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及系列惠企优企政策措施的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新发展征程,海伦哲将不断深化技术研发、科技转化等工作,围绕“产业强市”抓落实,迸发大能量,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