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创新创优助力文明创建
|
本报记者 陆铭
践行初心,扛起使命,创新创优。2021年,市城管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创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勇当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力军,智慧出行为民办实事,基础设施高质量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新高地,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突破。
创新垃圾分类和治理
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市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制度体系、设施覆盖体系、收运体系、处置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沿街商户上门收、农贸市场分类收,省内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零填埋”。
突出宣传引导,抓牢习惯养成。统筹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与“文明自觉”的关系,实施“一十百千万”宣传工程,组织“区长代言垃圾分类”、文艺汇演进社区、家庭生活分类桶设计大赛、“跟着垃圾去旅行”等主题宣传活动,市区、街道、社区宣传教育基地陆续投入使用。2021年12月,市级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列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示范教育基地。
创新打造“九有”收集点建设标准,在1800余个住宅区,新建、改造5000余个收集点,市场化整合道路清扫、公厕管理、小区保洁、垃圾分类等资源,实现城市环卫一体化运行,精准构建长效管控体系。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35.6%,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提前完成省“十四五”发展目标;厨余垃圾分类收集量占生活垃圾清运量比例超过20%,超额完成国家考核要求。在全国地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考核中,综合成绩位列我省第一方阵。
勇当文明创建主力军
市城管局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四特”精神,创新工作机制,落实牵头责任,开展专项整治,精准创建。
开展市容秩序、停车秩序、环卫设施、城市出入口“大扫除、大整治、大规范”行动。开展道路树穴破损、便民疏导点等六项专项整治,受到市领导“力度大、站位高、效果好”的表扬。
建设智慧渣土平台,对建筑工地、渣土车和消纳场全过程监管,加强道路扬尘管控,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小角落见大民生。公厕是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窗口,加强城市公厕管理是惠及民生的文明工程,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品质工程。近两年,我市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把公厕提质改造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工作,在全力解决群众烦心事的同时,着力提升公厕品质。创新“五净三无三通一明一好”管理标准,2021年新改建公厕63座,注重人性化关爱、生态环保、经济适用、导厕便捷。
智慧出行为民办实事
为缓解我市机动车停车泊位供应不足、区域性供应不平衡带来的停车难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与发展,由市城管局牵头,市交通控股集团具体实施,建立了具有徐州特色的“全市一张网”智慧停车管理模式。
目前,智慧停车指挥中心建成正式启用,智慧停车系统接入前移,全市智慧停车平台接入了已备案的路外公共停车场348家,主要覆盖主城区鼓楼、云龙及泉山,泊位数达11万个,基本做到应接尽接。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收费管理的5600个道路停车泊位也已完成100%信息化接入,其中1800个泊位完成智能化改造。
此外,创新利用闲置空间、地下空间打造的彭园东门、云龙科技广场以及云苑路小学地下停车场建设及高铁东站东西地下停车场智慧化改造已全部完工,下一步将重点推动九龙湖小学、辛山公园、展览馆、急救医疗中心、快哉亭公园地下停车场和绿地西立体停车楼建设。
智慧停车项目有利于缓解主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在市城管局的组织和监管下,打造了国内首个“一个平台采集、一个平台处理、一个平台发布”的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创新整合停车资源、利用闲置空间、自主开发平台、建设指挥中心,打造了路内路外停车资源一张网的新局面,高效引导车主合理规划出行,群众停车满意度显著提高。
停车场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全年新增各类停车泊位4万余个,重点建设彭园东门地下停车场等10个项目。共享电动自行车建成站点2000余个,投放单车4万余辆,解决群众“最后三公里”出行难题。
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提升
2021年,市城管局承建重点工程41项,占全市总量的18%。维修车行道7.8万平方米、人行道3.4万平方米、附属设施3000余处。对广场、商圈、道路等区域建筑物景观亮化,激发夜间经济活力。
在推进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中,市城管局市政管理中心积极行动,成立16个专项工作班组,组织300余名作业人员,对城区道路设施破损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整治。其中市管道路整修完成106条,区管道路100条,重点对车行道和人行道破损、小区企事业单位出入喇叭口、隔离设施、树池穴破损等问题进行整治。
市管道路共136条,经全面排查需维修道路106条,共计维修车行道77799平方米,灌封56370米,人行道维修34175平方米,出入口147处,附属设施(隔离柱、栏、墩)维修3270处。
2021年,市城管局新建道路13条,改扩建道路24条,新建地下通道6处、综合管廊3条、隧道4条、铁路上跨立交2处、桥梁6座以及九里山宕口修复工程3项,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改善了出行环境。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市城管局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深谙服务之要,力行简政之道,依照“从严、从简、从优”审批原则,围绕“百姓城管、精绣彭城”党建品牌目标,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行店招设置备案制、告知承诺制、电子证照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率先推出全省第一张户外广告审批电子证照等利企便民措施,着眼民需办实事,以良好的工作作风,高标准、高质量圆满完成各项行政审批工作,企业、群众满意度100%。
2021年,市城管局根据工作实际,把“店招设置备案制、实行告知承诺制、电子证照”和“临时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和招牌设置备案两个市级审批权利事项涉及的‘证明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办理”等四项工作作为2021年度营商环境建设主要工作。
市城管局行政审批处共准予行政许可事项及店招、停车场设置备案626件,另外接受现场或来电咨询累计3000余次,规范整理行政许可及招牌设置备案卷宗归档613份。
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徐州城管将始终践行“为百姓服务、请百姓参与、让百姓满意”之初心,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