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迈出“十四五”稳扎稳打第一步,GDP突破8000亿,领跑淮海经济区
-
过去一年中,徐州市五大行业整治基本收尾, -
363家四小行业企业整治完成, -
完成13家钢铁、焦化企业设备拆除, -
37个转型升级项目加速推进, -
19个重大转型项目建成投产。
近年来,徐州逐渐摆脱了重工业的底色,不断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构建“6+4+N”现代工业新体系。
-
过去一年,徐州六大新兴主导产业产值达到3193.6亿元,同比增长19.7%; -
去年,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位中,徐州提升至第24位; -
徐州拥有1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在苏北地区遥遥领先。
-
2021年,徐州进出口数据比较亮眼,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254.23亿元,增长18.3%; -
从贸易方式看,机电产品和农产品进出口分别增长13.0%和33.7%; -
从贸易市场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435.49亿元、增长6.1%。
在公布的全年数据中,有一处细节数据彰显了徐州经济的活力。2021年,徐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省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徐州服务业经济稳步复苏,消费能力突出。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徐州不负众望,以超过8000亿元的GDP总量和接近800亿元的增量,获得淮海经济区双项冠军。临沂以5466亿元的GDP总量排名淮海经济区第二。济宁以5070亿元的GDP总量排名第三。

为了抱团发展,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已经有了诸多协同发展的探索。
-
去年4月21日至22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在江苏考察访问期间,徐州市和宿州市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徐州与淮北对口帮扶; -
12月20日,淮海经济区10市共同签署了《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徐州VS苏州
徐州与苏州的做法不谋而合。徐州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建设产业强市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
去年徐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14个,增加5个。全市专利授权量4.19万件、增长53.1%,有效发明专利达2.07万件、增长21.4%。 -
为了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在徐州产业化,2021年10月22日徐州成立了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加速高端科创平台建设。

徐州VS常州
-
徐州以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为首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徐州产业经济的“顶梁柱”。去年徐州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9.7%。
-
在《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中,徐州荣登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并获评数字经济发展二线城市。
无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还是数字经济转型,都反映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徐州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未来
徐州将全力向“万亿”冲刺
让我们一起逐梦新征程
加油!
文字:曲美慧 孙冯燕 唐婧
图片:郑舟 星球研究所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