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庆冬奥,赏民俗!牵手“冰墩墩”,“国潮汉风”迎元宵
为活跃节日喜庆气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共祝冬奥健儿取得优异成绩,徐州各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赏花灯、猜灯谜、做元宵……让大家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欢度元宵佳节,传承节日文化,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庆冬奥,送祝福,喜气洋洋迎元宵
当冬奥“撞”上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活泼向上的孩子们按捺不住了,在街道社工站社工、紫金东郡社区巾帼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用稚嫩的双手,亮丽的色彩,在环保布袋上手绘心中的冬奥场景,分享对冬奥的认识。一幅幅精彩的绘画作品把冰雪运动的活力、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备受追捧的“冰墩墩”成了孩子们竞相描摹的对象,掌心画个小红心,头上戴着一圈彩色光环,身上再画个五环,一个个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冰墩墩”跃然纸上。“一开始我觉得还挺难的,但是社区的阿姨会耐心地教我们怎么画,现在我很开心有了一只专属的‘冰墩墩’。”赵芮瑶小朋友高兴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是在元宵节前夕,徐州翠屏山街道社工站联合紫金东郡社区开展的“佳节庆冬奥,一起向未来”喜气洋洋迎元宵活动中的一幕,孩子们共画冬奥,齐送祝福,祝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祝愿运动健儿们取得更好成绩。翠屏山街道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运动的种子”在社区开花结果,掀起弘扬冬奥精神、传播冬奥文化的热潮,将冬奥理念根植儿童心中。
北京冬奥会正在火热进行中,吉祥物“冰墩墩”风靡全球。2月14日,徐州泉山区奎山街道奎西社区开展“闹元宵”活动。街道邀请手工艺人,教小朋友制作别具一格的“冰墩墩”元宵。徐州泉山区面塑传承人、“00后”姑娘李子艺发挥自身所长,用一双巧手创造出面塑版“冰墩墩”,在春节民俗文化展示中,受到众多市民喜爱。据了解,李子艺在冰墩墩造型上进行了再创造,打破了传统的面塑技法,她用自己调制的材料为面塑墩墩附上了一层闪亮的“冰壳”,墩墩头上的冰圈采用面塑麻花缠绕法,底座的设计运用了普兰和湖蓝交错揉捏而成,形成一种冬奥破冰的感觉,象征奥运健儿一次次突破自己,多拿金牌,为国争光!
赏民俗 看花灯 传统灯会闹元宵
徐州贾汪马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第三十四届元宵灯会系列活动。灯会现场摆放着面灯、布艺灯等传统花灯,道路沿途挂满了彩灯。现场制作的各类生肖、花状面灯,深受群众喜爱。在马庄神农广场,马庄农民乐团和民俗表演团的精彩演出,为观众送上了一场文化大餐,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观看。
马庄村已坚持34年举办元宵灯会,旨在继承传统文化,增添节日喜庆氛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穿汉服 观花灯 国潮汉风过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古往今来,每逢元宵佳节,百姓都要载歌载舞,以观花灯、闹元宵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祈愿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幸福美满、事事如意。
为传承、弘扬大汉文化和民俗传统节日,增添景区的文化气息和喜庆氛围,沛县歌风台汉文化体验馆“新奏·大风歌,大闹·元宵节”为主题的2022年歌风台元宵节游园活动也在浓烈的节日氛围里拉开了精彩的序幕。在这里可以参与指定款汉服的体验,“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灯会自古就是人们相约玩耍的好去处,结伴来到沛县歌风台穿上精美的汉服,和家人、朋友们穿梭在八街九陌中,体验穿越的乐趣。

穿着汉服,逛着商铺,也一定不要错过亲子制作古韵花灯的活动。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人们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元宵节自然少不了美丽的花灯来助兴!本次元宵喜乐会还有隆重举行了亲子DIY活动,亲子一同到场游玩,可领取精美古韵灯笼一只,全家上阵乐趣满满,虎年讨个好彩头!让大人们找回童年的快乐,也让孩子们体验做手工的欢乐和成就感!

正月十五当然要吃元宵啦!随着一声“快看,哪里有卖元宵的,我要吃元宵呀!”我们追随着孩子们欢快的声音看去,大人带着孩子,现场滚元宵、包汤圆,让孩子们了解食物制作的过程,又能分期南方北方叫法不同的原因。可谓是吃饱了肚子,学到了知识。
逛完街,吃完元宵,何不来许愿树祈福一个新年美好愿望?徐州沛县歌风台汉文化体验馆专门精心布置了美轮美奂的许愿树,人们为自己、家人、朋友用心祈福,祈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阖家欢乐。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