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关能手 技能大师 带徒名师
◎徐报融媒记者 秦建莉
作为中共党员、江苏工匠、徐工集团技能大师,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机加工分厂数控操作工庄阳曾获全国装备制造业竞赛先进个人、江苏省首席技师、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徐州市劳动模范、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徐州市技术能手、徐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徐工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荣获第一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数控加工中心三等奖;参与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偏磨双活塞制动器》研发。2018年被聘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写专家,参与编写《磨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4年至今帮带徒弟高达20人以上,培养获得国家级以上荣誉大赛选手2人次,培养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大赛选手5人次。
作为徐工随车数控带头人,庄阳2014年9月成立徐工随车“庄阳劳模创新工作室”,2018年成立徐工集团“庄阳劳模创新工作室”,2019年成立集团级“庄阳技能大师工作室”,2019年至今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累计完成“行星轮加工工艺优化效率提升”“卷筒加工工艺优化效率提升”等26个攻关创新项目,取得经济效益464.7万元。他本人获公司级以上奖项15项,开发课件(参编)教材12门。
在“行星轮加工工艺优化效率提升”项目中,庄阳改进了双主轴的智能化改造与高速滚齿机形成的行星轮智能化单元,完成滚刀的重新选型与机械手的程序编辑及后续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处理,确保了智能化单元实现高效运行。目前,行星轮产品全部实现了加工效率提升300%。他在齿类工序无法实现快速装夹难题上进行钻研,通过反复试验,自主设计了免校工装,使滚齿机效率翻番,并且通过免校工装及去毛刺工装的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9台设备的人员由5人减为3人。
庄阳在工作中发扬吃苦耐劳精神,立足岗位、甘于奉献。庄阳技能大师工作室承接分厂中所有质量难题的攻关,被大家称为“分厂中的特种部队”。他主动承接多岗位模型搭建工作,制订多岗位培训计划,完善分厂人才梯队积分模型。通过持续运行一人多机操作,使多能工工作有效落地,实现人均产值最大化;根据实际操作机床数量重新匹配设备及对应人员,进行多岗位模式的人均目标日产出基准线设定,并逐年对一人多机日产出标准基准线调整。2019年平均日产出标准为10.47小时/天,2021年平均日产出标准为11.66小时/天,平均日产出标准年提升16.8%。同时通过“精二会三学四”工作的推行,该分厂2020年人均设备数3.2台,两年内人均设备增长率为56%,能操作三种以上设备人员占59.5%,四种以上占42.8%,5种以上占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