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树立正确历史观,满怀信心向前进

2022-01-23  来源:  编辑:李璐
2022-01-2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让正确党史观更深入、更广泛地树立起来,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引导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以史树魂,旗帜鲜明站稳政治立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如何看待历史,决定着怎么走向未来。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党员干部应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历史自信和理想信念,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三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以史正心,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用怎样的眼光打量历史、用怎样的方法理解历史,所影响的决不仅是我们对过去的勾画,更影响即将展开的未来。现实中,一些人不顾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假设否定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用主观分析否定客观规律,用个别现象否定本质趋向,甚至编造历史、混淆是非,以“重新评价”丑化英雄美化反面人物,以“重新发现”裁剪事实曲解历史真相,用一些支流、片段、表面现象和细枝末节解构主流、重构历史。党员干部应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与历史真相站在一起,与历史进步潮流站在一起,与历史发展规律站在一起,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以史增信,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具有迷惑性,就在于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从而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者把支流当主流、把预设当前提、把演义当历史的圈套。当前,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党员干部应站稳人民立场,树立大历史观,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来观察、把握,真正做到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在比较和鉴别中深切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张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