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众志成城 绘就春运“暖心图”

2022-01-23  来源:  编辑:李璐
2022-01-23  

1月17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活动”春运再一次拉开大幕。在为期40天的春运期间,各地既要做到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保障安全、有序、高效,又要一以贯之应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守好疫情防控关口。这就要求各地立足为民情怀,兼顾科学精准的政策与走心用心的人性关怀,众志成城,绘就一幅春运“安心图”“暖心图”。

筑牢科学防疫“墙”,书写平安归家、万家团圆画卷。“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千百年来,春节归家寄托着游子们割舍不断的眷恋与乡愁,承载着中国人绵延不绝的文化情结。但当下新型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使得国内疫情仍呈现多地散发、局部爆发的态势,这无疑给此次大规模的“寻根”之旅增添了一道“附加题”。破解疫情防控难题,书写平安归家、万家团圆画卷,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强化精细精准思维,筑牢科学防疫的铜墙铁壁、钢铁长城。各地各部门应在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基础上,因势利导,分类施策,通过科学精准安排运力,优化中转换乘服务,精准分析学生、老人、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实际需求,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心、顺心、舒心。

织牢温情措施“网”,描摹温馨春运、暖心过年图景。一幅幅温馨春运、暖心过年的图景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与夙愿,它折射的是社会治理者的智慧与情怀。因此,织牢疫情防控之网不仅要有“力度”和“精度”,更要有“温度”和“深度”。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要坚决防止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这就要求各地必须摒弃浅表化思维,深度思考,提升防疫温度与质感。要通过春节调休、错峰休假、完善弹性探亲假制度,释放并彰显制度善意与优势,灵活调整,让劳动者的福利保障真正落到实处,不让休假权利处于“稀释”状态。

谱好就地过年“曲”,勾勒和谐大美中国风景线。疫情之下,人人都是最强防线。回望过去与疫情搏斗的两年,我们之所以在疫情防控中能够取得巨大成效,离不开每一位逆行者、探路者、无畏者、奉献者、提灯者的辛勤付出。面对异常狡猾的病毒,就地过年不仅是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一种责任与承诺,也是这一承诺下的智慧与务实之举。想要继续勾勒出和谐大美中国风景线,每个人都要勇挑重担,以个人之责扛起疫情防控大责,众志成城,万民一心,协同谱好就地过年之“曲”。让群众就地过好年,各地不仅要完善优化各类配套服务,对接不同群体的需要进行精准帮扶,还应将传统民俗、地方特色与现代科技融合,通过“云拜年”“云团圆”的方式化解乡愁,丰富就地过年形式,增添不一样的“年味儿”。

无论是归家过年还是就地过年,中国人“精神团圆”的内核不会改变,它已如千年朗月普照在每个中国人的精神长空之中,最终沉淀为家国情怀、民族气质滋养中华民族初心如磐行致远,砥砺奋进续华章。(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