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林高手』到『养殖大王』
◎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见习记者 芦红侠
自幼习练武术,8岁时只身前往少林寺进修,成为徐氏北派少林拳的代表性传承人;深耕养殖行业,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养獭兔,不久前获江苏省“十大创业标兵”“最佳励志奖”。
他,就是徐州胜阳天恩养兔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天君。从“武林高手”到獭兔“养殖大王”,从“体育生”到青年企业家,小獭兔承载着张天君的大梦想,也为他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
●一份信念 闯出“獭兔武林”
“獭兔学名力克斯兔,因为皮毛密度和光泽同水獭皮毛非常相似,所以也叫獭兔。獭兔皮毛绒细腻、光滑平整,是制作皮草类服装的好材料。”
1月17日下午,34岁的张天君穿着白大褂,站在位于铜山区三堡街道办事处胜阳村的养殖场内,给员工们科普獭兔的价值。他抱着一只通体雪白的大兔子,右手托住其后臀部,上下轻轻翻转,仔细观察着獭兔绒毛的颜色和光泽。
环视整个养殖场,上千个银色的笼子有序地码放。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位对待獭兔温柔细心的企业家,曾经是一位8岁就开始习武的“体育生”。
张天君2004年考入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专业,2006年在全国民间武术争霸赛中获得双鞭和南拳两项冠军,成为一位响当当的“武林高手”。
“大学时一节公共课上,老师讲到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说如果农村老百姓都外出务工的话,那我们的吃穿可能就要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了。”张天君告诉记者,老师这段话给他带来了很大触动,“因为我本身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这节课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坚定了让我回乡创业的信念。”
大学毕业后,张天君毅然返回铜山老家创业,但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是传统的农业行业,作为一个没有接触过农活的人,他并没有什么优势。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天君看到亲戚在养殖兔子。“兔子的繁殖能力很强,獭兔肉、獭兔皮都可以卖钱。”捕捉到商机的张天君,随即在老家租下一块场地开始养殖獭兔。2010年,张天君成立了徐州胜阳天恩养兔合作社,主营兔子饲养、种兔培育、培训养兔技术,并提供养兔用品以及收购成品兔等业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徐州胜阳天恩养兔合作社已成国内养兔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年销售额突破8000余万元。张天君,靠着一份执着的信念闯出了属于他的“獭兔武林”。
●一份坚持 无惧“狂风暴雨”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张天君对养殖行业可谓是一窍不通。
“说实话,当时做这个选择可能是因为学生气太浓,也可能是因为从小练武养成的那份侠肝义胆,反正就觉得我一定要做点事出来,一定让我身边的人一起过上他们从没想过的好日子,让他们真正地爱上这片土地。但真正做起来时,我才发现太难了。”
刚开始创业时,因为不懂技术,张天君走了很多弯路,受了很多白眼,甚至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批评。“不说别的,就一天到晚在兔子窝里打滚,出来后一身气味连自己都无法忍受,更别说往人群里凑了。”
然而,从小习武的经历早把张天君锻炼成意志坚韧的人。从养殖之初一直到养成第一批兔子,张天君整整用了1年的时间,那段日子,他白天黑夜都在研究学习兔子养殖的技术。
“当时信息还没现在这么发达,很多兔子养殖户都是处于一种‘闭门造车’的状态。”信息的闭塞使得很多小养殖户无法联系到更大的收购商,导致售价偏低,直接影响了收入。
所幸张天君坚持了下来,并且走出了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目前他的合作社拥有运维人员20人,合作社下属养殖基地20家、社员2000余户。去年共出栏100万只獭兔,其中兔皮100万张、兔肉1000余吨,獭兔即食食品销售额达到300余万元。
●一种责任 实现“共同致富”
“我自己在创业初期吃过没有技术的苦,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把养殖技术共享出去,让更多想从事养兔行业的人能够养好兔子,这样整个行业才能得到发展。”张天君说,开始创业后,他接触到很多因养殖技术落后和销售困难等问题而放弃的创业者。为了解决养兔行业“闭门造车”的现状,张天君率先提出“共享”这个概念。
徐州胜阳天恩养兔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一直在帮助社员和养殖户解决养殖技术和销售的问题,在业内率先开展免费教授养殖技术,共享销售渠道,统一采购正规厂家的药品及饲料,并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给养殖户,实现共同致富。
近年来,张天君带动个人小规模养殖户年均收入从3万元提升到6—8万元,带动规模型养殖户年均收入从5万元提升到12—15万元。目前,徐州胜阳天恩养兔合作社已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规模化经营模式。
目前,由徐州胜阳天恩养兔合作社打造的兔文化产业园一期已经接待了5万余人次参观游玩。兔文化产业园旨在打造一个集农业生产、种植、养殖、采摘、住宿、餐饮、农事体验、科普游研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产+旅游示范基地。“接下来,我们将努力做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继续提升口碑和品牌影响力。”对于未来发展规划,张天君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