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疫情防控不“松劲” 备货年货迎“忙年”

2022-01-17  来源: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编辑:孟祥
2022-01-17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文/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见习记者 陈小凡 图/徐报融媒记者 周杰

春节将至,作为江苏徐州的商业中心,苏宁广场、金鹰国际购物中心、金地商都以及1818美食广场已然“年味十足”,即使是工作日,出入徐州各商场的人流已经很多。记者看到,在徐州各商场的门口,佩戴“疫情防控督导”袖章的值守人员明显比往日多了起来。公共场所是否安排专人巡查巡检?是否严格落实戴口罩、一米线、测体温、验“两码”等措施?如何进行防疫消杀……记者对徐州主城区商贸消费场所进行了疫情防控探访。

测温 、验码 疫情防控措施细致

“每个进入商场的人员必须检查‘健康码’和‘行程码’,并检测体温,无异常才允许进入,一旦发现体温、健康码异常人员,会第一时间上报社区,并将其送至专门的隔离场所。”苏宁广场副总经理吴西告诉记者,“为了迎接春节,方便顾客快速通过门口的防疫检查,我们在每个大门口都增设了安保人员。”


记者看到,在苏宁广场、金鹰国际购物中心、金地商都入口处,测温热像仪、体温检测机器人、快速通过式测温门、手持测温仪等多种测温设备“齐上阵”,进出的市民们检测体温几乎不用耗费时间。

“进入商场,请佩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在各大商场入口处,都有一个喇叭在循环播放提醒,值守人员也在逐一检查,商场门口都备有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品,记者看到,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内部工作人员,都能够主动亮码配合查验,但仍有极个别市民进入室内后,便摘下口罩拿在手中或佩戴不规范,商场巡查人员都会及时提醒。

客流量大的时候商场将会采取限流

面对春节期间客流量暴增的情况,徐州苏宁广场、金鹰国际购物中心、金地商都均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为了防止聚集,预计春节期间,我们会将人流量控制在5000人以内,一旦人数过多,我们会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限流,比如关闭停车场的闸口等。”徐州金地商都物业分公司总经理康亚斌告诉记者。


徐州苏宁广场副总经理吴西也称:“苏宁也已准备了充分的应急预案,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我们都能做到及时反应、快速处理。”

那么对于商场内员工,有哪些防疫要求呢?吴西向记者介绍:“苏宁广场的每个员工除了每天必须接受常规的‘两码’和体温检测外,还要求工作期间必须全天佩戴口罩,并且要求接种新冠疫苗,苏宁员工的疫苗第二针接种率达到了99%,第三针也达到了52%。”

徐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分别在上午10:00、晚上9:00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并登记在案。

年味十足,福利多多

为了“迎战”春节、满足顾客的消费和玩乐需求,各商场已经做了充分的备货工作,在现场记者看到,“新年红”已经成为主题色彩,各种新年礼盒、新颖设计琳琅满目。“我们已经准备了4到6个月的货量,可以满足市民们绝大多数的游玩和购物需求,我们还引进了多个优质品牌并开展了多样化的促销活动,致力于为顾客们提供质优价低的好商品。”徐州苏宁广场副总经理吴西说。


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春节,各商场将开展多种多样的促销活动,不仅可以线下购买,还提供线上购买服务,市民们可以在APP上下单,商场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除此之外,市民们还可以在线上直播间抢购优惠好物,可谓是诚意满满、福利多多。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2021年我们的销售额有所下降,但是得益于徐州防疫举措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很快‘回血’,相信今年春节我们能够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为顾客做好服务工作,并且刺激我们的销售额得到进一步提升。”徐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行政总监薛梅充满信心地说。

为“冷链食品”打码溯源安检严

餐饮作为春节期间的“重头戏”,同时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各商场更是做足了准备工作。在苏宁广场楼下的家乐福超市,记者看到超市专门设置了“进口冷链食品销售专柜”,主要有冷冻鲜大西洋鲑鱼等。柜面上摆放着产品介绍,还张贴着《徐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出仓证明》《冷链食品消毒证明》《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检验报》等证明材料。在其收费处的醒目位置,还张贴了所销售食品对应的“江苏冷链”电子追溯码。“销售的所有冷链食品,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查询产品追溯信息。”苏宁广场副总经理吴西表示。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徐州金鹰彭城店B座负一楼的超市。该超市同样摆放了“进口冷链食品销售专柜”,销售澳洲牛肉等产品。在其醒目位置还张贴着“柜台产品经过核酸检测,请放心购买”“请保持一米线距离”等字样。“超市在采购方面严格把关,所有进口产品冷冻产品,都要有检疫检测报告才能入场。有顾客购买进口冷冻产品时,超市方会做好登记,录入台账,包括商品名称、批次、顾客姓名、联系方式、购买时间等,方便追根溯源。”徐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行政总监薛梅告诉记者。

采访中,多位市民表示会通过正规渠道,有选择地进行购买。“该买的东西还是会买,大超市渠道正规,买着还是比较安心的。”市民朱先生这样说。

多数餐饮店会提供公勺、公筷

当天下午3点左右,记者又来到徐州1818美食广场。在其入口处,不断循环播放“佩戴口罩、出示‘两码’”的语音提醒,两位工作人员在入口处进行查验。

由于该时间段内并非用餐时间,因此美食广场内没有多少客流量,偶尔有几位外卖人员前来取餐。虽然客流较往常少了很多,但防疫措施并未减少。在一些餐饮店门前都张贴着醒目的告示———测温、佩戴口罩方可进店。在几家餐厅的收款处,也张贴着告示———为减少接触,请尽量选择手机点餐。


“现在餐饮的客流量在逐渐回温当中。”徐州金地商都物业分公司总经理康亚斌告诉记者,受疫情防控影响,这两年餐饮行业经营比较难。现在的客流量也只是恢复了50%左右。而且现在为了防止人员聚集,商场、超市及其对外租赁的商铺,都要合理设置一定时间段内的顾客最大接待量,因此客流量过多的时候会采取限流措施。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多数餐饮店会提供公勺、公筷,但个别市民在就餐时还是有些不太习惯使用。在这过程中工作人员也会提醒,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使用公勺、公筷,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