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守护一城“水韵”,新时代乡村美景扑面而来
徐报融媒记者 范海杰
冬日暖阳下,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狭长绿廊,在广袤的彭城大地上蔓延伸展,串起乡村、湖泊和农田。一幅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打开。
这是一条条经过整治后建成的生态河道。近年来,徐州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开展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作,把河道治理作为重点推进项目,通过河道疏浚、畅通水系,恢复河道引排功能、实施生态修复、岸坡整治、长效管护等措施,打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新常态的生态美景。
徐州新沂市邵店镇西鲍干渠河道沿岸曾经黄土裸露、沟壑纵横,通过土方清淤、绿化植树等工作,如今河道水系畅通,两岸植被层次分明,远远望去,俨然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经过近几年的治水攻坚,新沂大小河流湖泊的基本功能日渐恢复,劣V类水基本消除。通过生态河道建设来巩固治水成果,让‘水美’看得见,让环境更宜人,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这就是生态河道建设的初衷。”新沂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与之类似的是徐州睢宁县,该县2021年投资约2000万元,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1条196.3公里。通过建设工程的实施,改善排涝面积970平方公里、灌溉面积550平方公里,绿化造林植树约100万株,疏通河道水系、提高引排力,增强抗灾能力,改善河道水质,为全县粮食生产和高效设施农业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和水环境。

功能达标、水流通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管护到位……在满足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通过疏浚淤泥、畅通引排、岸坡整治、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措施,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
据悉,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已在全市各县(市)区全面展开,各地积极开展“十四五”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农村生态河道总长达4200公里。到“十四五”末,全市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将达到45%以上。
展望“十四五”,徐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的生态河道建设,将进一步丰富河湖安全的内涵,把保护和修复河道生态放到重要位置,为沿河百姓创造更多更好的亲水空间和体验。同时,深入挖掘展示河道的文化、乡愁等元素,并完善提升河道综合管护能力。”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