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共展彭城锦绣图

2022-01-14  来源:  编辑:周天玉
2022-01-14  

楚风汉韵,故土情深。古城徐州用初心谱写奋斗诗篇,用拼搏见证美丽蝶变,用成就诠释风华正茂。峥嵘岁月,风雨兼程,徐州发展的信念无比坚定,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共展彭城锦绣图,回顾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绘就催人奋进的崭新画卷。

“产业为基,唯实惟先”。“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是徐州前行的目标,也是人民热烈的期盼。徐州遴选培育24条优势产业链,涵盖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等多个领域。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徐州聚集徐工、卡特彼勒(徐州)等多家全球工程机械十强企业和三百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覆盖20多个产业门类的全产业链条。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2020年,徐州GDP达7319.77亿元,跻身全国城市27位。未来,徐州将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将徐州打造成为与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相匹配的质量发展新高地,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奋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书写虎踞龙盘今胜昔的发展传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作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徐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实招保障居民生活,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五年来扎实办好308项民生实事,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不断完善生育、养老、大病等保险制度。亮硬招解决百姓难题,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老有所养”、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住有所居”、提高县级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等“病有所医”、推进“公民同招”促进教育公平等“学有所教”,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谋新招健全市域治理体系,借助大数据、5G等科技手段智能治理能力,借助网格服务管理完善治理手段,“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创新实践全省领先。新时代善治徐州的图景触手可及,打造共建共享的高品质生活成为奋进强音。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煤而起又因煤而困,“百年煤城”徐州自我革命、转型突围。从治理采煤塌陷区到修复生态环境,从大面积改造棚户区到打造“推窗见绿”的口袋公园,从关闭搬迁工业企业到建立智慧高新区,从督促企业自主减排到强化工地扬尘治理,徐州在一次次地探索中脱胎换骨。如今,徐州完成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变,国家森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成为了亮眼的“绿色名片”。“十四五”期间,徐州将拨付总投资约224.8亿元用于生态修复重点项目84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努力打造山清水秀风景美的“生态样板”。

产生于过去的现在,孕育着伟大的未来。触摸徐州发展的强劲脉动,在历史的交接和时代的碰撞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万里画卷中泼墨重彩。(季心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