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构建“产才融合”新高地,“青”风“徐”来护航高质量发展
◎徐报融媒记者 朱睿
人才聚,则产业兴。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发展战略。聚焦产业强市建设,徐州把做强现有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更深层次推进产才融合发展,以人才链之“强”,激发创新链之“活”,托举产业链之“优”,在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进程中,聚力建设产业人才高地,不断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产才融合 集聚引领优势
去年5月,徐州—佛山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产业和人才合作发展恳谈会举行。徐州与佛山及周边城市签订了十余个项目,签约金额达到138亿元。
这是徐州不断推进产才融合,统筹兼顾“引资”与“引才”的一个镜头。2021年,通过与佛山、无锡、上海、宁波等地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人才合作发展恳谈会,徐州集中签约48个项目,总投资达335.9亿元。
据徐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首次在徐州办理录用备案大学生就业人数达2.64万人,为徐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储备了人才力量。与此同时,人才集聚也带动了引领效应,使徐州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去年,徐州共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11个工业设计中心获省级认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徐工集团牵头建立的淮海经济区工程机械产业联盟,依托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平台,不断推进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全面提升。
赛训结合 储备人才力量
上月底,徐州29名企业管理者获得省优秀职业经理人称号,获评人数位居全省第一。记者从徐州市工信局产业人才与合作处了解到,截至目前,徐州已开办省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7个班次,共培训400余人,为激发管理内生动力,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徐州不仅着眼人才招引,更立足本地实际和产业发展要求,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领跑者、龙头企业带头人、基地平台组织者、技术领域新工匠。目前,徐州“英才名匠”系列培训聚焦领军型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内容,累计培训超1万人。与此同时,市产业人才与合作处还积极组织企业与个人参与各级各类竞赛,“以赛聚才”,不断促进产业人才职业技能水平持续提升。
定向培育 完善人才梯队
为进一步促进产才融合,徐州还将持续强化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人才超前谋划、定向培养,补充完善储备园区产业化人才梯队,聚力建设产业人才高地。下一步,徐州将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建立人才需求档案,不断推进产业链招商与招才引智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双链共建,形成人才、技术、资金项目“打包”引进的“双招双引”新格局,同时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做好职称评审评价。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