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来徐越冬
|
||
|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飘逸的“发型”、鲜红的嘴巴、神秘而独特的鱼鳞状斑纹,美丽的中华秋沙鸭来徐州吕梁湖越冬了。徐州上次监测到中华秋沙鸭是上世纪80年代末,如今它们时隔30多年再次光临,是对徐州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肯定。
1月3日,徐州野鸟会一名成员在吕梁湖观鸟时,发现一对形似中华秋沙鸭的鸟儿在水面畅游,立即拍下照片上传到野鸟会微信群。但由于当天有雾,且鸟儿距离岸边很远,照片并不清晰,大家都不太敢确认。4日上午,天气有所好转,野鸟会成员马海军等人带上专业设备来到了吕梁湖。
在岸边苦苦寻找了一个多小时,马海军终于在望远镜中看到了中华秋沙鸭的身影。“两只,一雄一雌,虽然看得还不是很清晰,但中华秋沙鸭的特征已经非常明显了。头顶的长羽后伸、嘴形侧扁、身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马海军说,中华秋沙鸭警惕性非常高,活动的区域距离岸边足有150米左右,必须借助倍数高的单筒望远镜才能找到它们。
中华秋沙鸭的身份得到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野生动物保护科负责人的确认。据该负责人介绍,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末期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一千多万年,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濒危物种,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球不足3000只,堪称鸟类活化石,素有“生态环境风向标”之称。它们主要生活在东北等地,以溪流、河谷、草甸、水塘、草地为主要栖息地。我国为了延续该物种群体,设立黑龙江碧水自然保护区和江西弋阳县自然保护区。
“继青头潜鸭、彩鹮、东方白鹳、震旦鸦雀等稀有鸟种之后,中华秋沙鸭成为出现在徐州的又一濒危物种鸟类,验证了徐州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