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聚力实施四大攻坚行动 助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1-12-3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薛鹏
2021-12-3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郑微

2021年,全市工会聚焦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和“十四五”开局起步,奋力实施“党的建设强化年、助力发展创优年、维权服务提升年、基层基础突破年”四大攻坚行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职工脱困、财务管理、网上普惠等3项工作受到全国表彰,4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有关创新性工作项目先后得到省、市领导7次批示肯定。其中,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受到全国表彰;工会网上普惠服务平台连续三年被中央网信办、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最具影响力平台。徐州“工惠贷”助企稳岗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在全省创出新路子;全省首创劳资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

“党的建设强化年”攻坚行动

邀请省市党校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辅导4次、举办“工会大讲堂”6场、“新思想大家谈”3次,推送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片75期,市职工参与市总党史学习教育专刊学习答题20万余人,市总工会党组被市委命名为“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

倾心打造“百年工运 服务先锋”党建品牌,联合市级机关工委共同打造市级机关新时代党性锤炼中心(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项目成功入选党建创新全国“百优案例”;扎实推动“党建+”工程,全省“党建带群建、群团共建”研讨会在徐召开。

精心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以“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举办“把一切献给党 劳动创造幸福”全国读书活动,为万名职工配发《把一切献给党》书籍、“唱党歌 颂党恩”全市职工红色歌曲大赛、“听党话 跟党走”全市职工诵读大赛、“学党史、颂党恩”全市职工庆祝建党100周年汇报演出等系列活动86场次,覆盖职工10万人次。

“助力发展创优年”攻坚行动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坚持项目化引领、清单化推进、一体化落实,70个产改项目高质量实施。创新打造示范引领标杆,徐矿集团产改“十条”在全省全国产生影响,全国能源化工地质系统产改现场会在徐矿集团召开。带动全市产改试点单位拓展至75个,涵盖9个乡镇(街道)、5个产业园区、61家企业(行业),覆盖产业工人115万余人,形成了整体推进的生动局面。

积极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28个一级职工技能竞赛项目有序实施,全市50余万职工参赛,7万名提升技能等级,取得技术成果1万余项,提出合理化建议6.5万余条,累计实现经济效益45亿元,竞赛项目被表彰为“徐州市重点企业培育工作优秀案例”,1个项目获得第六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成果优秀奖。

助力大战大考中更显担当,新增设专项资金300万元,慰问防控一线职工3000余人次,赠送各类防控物资30余万份。落实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政策,为2700余家小微企业返还工会经费1500万元;创新实施徐州“工惠贷”项目,为184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9190万元,帮助5000余名工人稳岗就业,连续两年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新发展产业工人党员1200余名,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受到表彰的全国、省劳模及省市“五一劳动奖章”中,一线产业工人占比均在50%以上。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宣讲报告会86场次,“红色印记·劳动最美”徐州劳模(先进)风采摄影展在线参观职工10余万人次。

“维权服务提升年”攻坚行动

就业创业帮扶持续加大,线下举办招聘活动63场,线上新注册企业498家,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8700余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大力实施免费技能培训,以农民工、下岗失业职工、困难职工家庭成员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办月嫂、育婴师等培训班102个,培训职工5000余人。

设立“关爱圆梦”就业实践基地83家,提供勤工俭学、就业见习岗位400余个。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常态化、医疗救助精准化、助学救助全覆盖,解决困难职工家庭电费减免、跨市(县)医保政策落实问题,为全市在档困难职工发放各类救助金821.28万元,困难劳模发放各类救助金253.93万元;“惠工保”职工互助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参保会员1.4万余人,理赔7475人次,发放互助保障金885.92万元。

为全市3031名快递员、送餐员、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赠送健康体检,组织1487名女职工免费“两癌”筛查,2012名一线职工疗休养。组织“职工乐学坊”“职工大舞台”等公益讲堂、巡演38场;“智慧工会”网上平台投入200余万元,围绕“职工思想引领”“职工关爱普惠”等主题,开展“工会常伴 贴心送暖”春节系列活动、“绿色出行,工会常伴”工会会员免费抢地铁票活动、“节日里的党史教育”系列活动、“百年工运 服务先锋”徐州工会组织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等20余场次,线上点击量达到60万余人次。

举办法律宣传培训30余场,开设“维权课堂”12期,编印发放宣传材料及读本16万份;全市工会办理劳动争议调解或参与仲裁案件1138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5%,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308.09万元;新建、改建法律援助中心和驻人社、法院援助站点18家。

首创开展“21天职工安全习惯养成”行动,列入市2021年安全生产4个专项工作在全市推行,332家企业、11万余名职工参与。依托社会资源打造4家各具特色的职工“沉浸式、全方位”安康文化教育体验基地,全省职工安全生产教育推进会在徐召开。

“基层基础突破年”攻坚行动

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百人以上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双覆盖双提升”、小微企业集中建会等三大行动,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联合会6个,新发展工会会员24789名,指导8家规模以上民营快递公司单独建立工会,吸纳工会会员6000余人;新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389个;以单独组建、区域(行业)联建推动2044家小微企业1万余名职工入会。

会员实名制数据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年度工会组织数达6893个,会员104.1万名,会员入网率位列全省第一。投入5000余万元,加大文化宫、疗养院等服务阵地改造建设;全市建成党工服务中心298家,打造“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57家,建成150余家“爱心驿站”,覆盖户外劳动者1万余人,30家文体服务站覆盖职工群众49.84万人,满足了职工多样化需求。

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

市总工会扎实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组织为期3个月的工会干部基层蹲点活动,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破解难题、形成机制,帮助基层解决一批实际问题。

第一蹲点组在经开区共走访38家企业,访谈走访基层干部职工113名,指导新建基层工会10家,覆盖企业108个,指导新发展会员2723人,开展工会服务惠及职工4618人,化解劳动纠纷7人次,慰问帮扶困难职工20人,投入经费1.5万余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案例1个。

第二蹲点组深入铜山区开展调研走访13次,涉及8个乡镇、24家企业及人社、法院等相关部门。开展集中座谈5场,覆盖职工会员近800人,收集职工和企业建议60余条,为企业职工送去各类法律宣传资料1000余册,提供建议十余条。

第三蹲点组针对丰县电动车产业园特点,新建工会组织59家,其中小微企业55家、规模企业4家,新发展会员2300余名。按照园区产改方案,逐步推动20条举措落实。开展“助产业发展·暖产业工人”主题活动,举办了首期产业工人班组长能力素质培训,为园区赠送了1000册图书,为2500名产业工人赠送了价值31.25万元的互助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