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聚焦『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新路径

2021-12-3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薛鹏
2021-12-3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全国各试验区学校组织全员收看交流推进会直播。
▲参观智能研修体验中心。
▲在创客中心体验。

◎文/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图/徐报融媒记者 秦媛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什么?如何解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中的数据获取难、全面分析难、客观评价难的问题?“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哪里……

12月29日至30日,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2021年交流推进会在泉山区举行。本次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来自全国的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试验区和学校代表、专家相互分享经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的理念、思路、方法、模式和机制,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人工智能 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政府承办,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徐州市教育局协办,北京中庆现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试验区和学校代表,江苏省教育行业代表等参会。作为承办方,泉山区各种智慧应用平台的展示,成为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的“风景眼”。

过去十年,泉山区教育信息化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驱动,按照政府主导、整体推进的模式快速发展,先后投资上亿元,硬件、软件基本实现了按需配备,为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5月,泉山区被中央电化教育馆命名为“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试验区”后,全区29所学校全部纳入研修平台,注册教师2621人,用户访问量已达35367次,教学录课资源1855节。详细剖析的课例累计69节,开展大规模在线教研289次,为课堂质量带来了“质”的变化,打造高效课堂,将学习上的困难在课堂内解决,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今年9月,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组、江苏省电教馆领导一行在泉山区调研,对泉山区平台应用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

徐州市新教育学校王灿老师说:“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学校的信息化及智慧校园环境的感受更为直接: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整洁大气的云机房、‘玩得高级’的科创项目、每间教室均配备的智慧教室和班牌,处处展现这所百年名校的崭新魅力。信息化不断引航像我这样的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教师队伍厚积持续发展的实力。”

“教无涯,研不止”,教和研是教学的双翼。徐州市星光小学总校长朱霄表示,在星光,教师们能够熟练运用智慧教学平台,巧妙涉及、准确把握重点,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讲练结合,及时反馈,强化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此外,学校利用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录制近80节录播课,并开展了以“聚焦课堂核心,任务驱动发展”为主题的素养型课堂任务引领式课例研讨。借助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生成的课堂分析报告进行评课。基于实证和数据的智能研修,能有效帮助教师聚焦问题,准确观察,客观评估,精准教研,并在反复磨课和大规模教研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不断反观自己的教学设计,求证学习效果,直接提升教学质量。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的强大功能赋能各学科教研,让校本教研有据可依,有图可循,实现教研的有效性,改变课堂样态和学生的学习生态。

●人工智能时代 教师发展需要新机制

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的应用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引领”“协作共享”三个原则。在平台落地中,强调通过“赋能”“超越”两条路径,优化、重塑现有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的机制、模式、方法和路径,最终实现央馆智能研修平台与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的深度融合,促成研修与技术和谐关系的生成,形成共生效应。

专家报告环节,大会特别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刘清堂教授作了题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模型及其测评方法》的报告。刘清堂介绍了政策引领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典型的能力模型,并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测评中。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胡小勇教授作了题为《信息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报告。胡小勇围绕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产生的影响,从“初心使命”“技术赋能”“制度优势”“智能技术”“多元本土”“优质均衡”等6个方面探讨智能时代下教育的新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冯锐教授作了题为《教师智能研修行为的群体画像理论与实践》的报告。冯锐聚焦智能研修行为的群体画像原则、维度和体系架构进行理论探讨,并基于泉山区教师智能研修的大数据对教师智能研修行为进行群体画像,通过对教师群体研习过程中群体特征、行为规律和共性问题的研究,为“人工智能+教师研修”的背景下教师开展混合式磨课与在线研修提供建议。

深圳市龙华未来教育研究院院长林君芬作了题为《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青年教师培养的三种力量》的报告。林君芬通过对平台的力量、群体的力量和专业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的阐述,为年轻教师如何快速适应教师角色,成为未来教育的领跑者提供了清晰的导向。

●“央馆”智能研修平台 支撑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不仅支持传统量规评价,为教师生成教学能力矩阵和雷达图,还支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课堂教学行为智能评价。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将弗兰德斯课堂分析法与OCR识别、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从多个维度评估课堂教学全过程。比如:永安街小学自主生成的蓝调数学项目,该项目用二维码把重点题型建立链接,手机扫一扫就能浏览教师对题目的讲解。

风化街小学“出声响”纠错法通过用手机拍摄低年级学生自己改正错题的过程,通过视频剖析解题思维过程,关注学习的发生,有效实现了“学进去,讲出来”。

少华街小学在英语教学中推广使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学生汇聚知识广度、挖掘知识深度的能力,对语言学习的说、读、写方面,都有着较好的提高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信息化建设已经带来了泉山区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让大家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的魅力。

在交流推进会上,围绕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的应用,泉山区教研室“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工作室、星光备课组数学团队分别作了《基于“项目工作室”的区本智能研修模式》和《基于“网络集体备课”的区本智能研修模式》两个区域智能精准研修案例展示,展现了项目研究和实证教研共生、网络研修和精准教研融合的区本研修新样态。

徐州市矿山路小学和徐州市新教育学校分别作了《基于问题解决的6sigma校本智能研修模式》《基于新教育理念的“重构式”校本智能研修模式》两个校本智能精准研修案例展示,呈现了新教育理念与智能研修融合,共同促进研修活动进阶和质变的校本研修模式创新。

大会主题沙龙《未来已来,智能研修路在何方?》活动中,专家成员和广大嘉宾一同对智能精准研修的内涵与实践进行了探讨。思想的碰撞,让与会嘉宾对智能精准研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人工智能+教育 助力“双减”落地

在大会案例交流环节,徐州市泉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乔文雯,重庆市合川区教育信息化与装备研究所主任银正勇,广东省特级教师、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海澄小学校长胡宏娟分别以《“双减”政策下,智能研修助力泉山教育提质增效》《探索“2143”模式,凝聚合力推动平台规模应用——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在合川的试点实践》《基于AI的智慧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研究——以本区三所小学调查为例》为题,交流了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的思路。

泉山区作为首批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试验区,利用平台,通过基于量表评分的教师能力矩阵分析与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有效支撑区域和学校在精准教研上发力,用真实的数据,深度挖掘和科学诊断教研问题,快速助推不同层次教师专业成长,满足智能巡课需要,为课堂质量带来“质”的变化,打造了高效课堂,将学习上的困难在课堂内解决,从根本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乔文雯表示,自2021年被命名为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试验区以来,泉山区充分把握机遇,做好顶层设计,将“智能研修”与“双减”政策下的提质增效工作有机结合,一方面扎实推进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的落地实施,聚焦“人工智能+教师教育”,在原有教研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转变与升华,服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重点从促进提升“三个质量、一个效率”着手,即教师质量、课堂质量、教研质量和督导管理效率,强化推进“双减”工作的落地见效。下一步泉山区将以全面建成“智慧校园”为新的起点,加快推进泉山区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努力谱写新时代泉山智慧教育的绚丽华章。

●“央馆”智能研修平台 应用试点工作将在全国推广

徐州泉山区教育局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得到与会嘉宾和参会人员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胡小勇教授说,有幸来到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推进会现场,看到了泉山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得特别有特色,不仅实现了全区所有学校、多个学科规模化发展,而且在研修过程中充分运用好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通过技术赋能,使得教师研修更加高效率、高效能、高效果。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刘清堂教授也表示,此次交流会为全国中小学教师提供共享资源、交流思想、群智群策的平台。结合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应用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将教师的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运用紧密结合,为全方位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支撑。

据悉,目前中央电化教育馆已在全国41个区县和115个学校部署了智能研修平台。针对校长、教研员、教师、技术人员开发了《智能研修平台设计理念、功能特色与实际操作》《智能研修平台支持下的研修模式应用》《五步优化教学设计》《安装部署视频教程》(区域版和学校版)四门免费在线培训课程,结合在线普及培训和一对一、面对面培训等多种方式,已培训了上万名教师。

此次大会标志着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正在全国落地生根。下一步,中央电化教育馆将组织应用试点工作团队、专家团队和技术团队加强组织保障、专家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面上抓普及,点上抓示范、抓引领、抓创新,确保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能在全国“枝繁叶茂”。经过4年的积累,努力建设一批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领航试点工作区(校),培育一批善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能精准研修的创新团队和卓越教师,让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在全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