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1-12-3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薛鹏
2021-12-3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德政路雨水管道最大的直径有1.5米。
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文/徐报融媒记者 张雷 图/徐报融媒记者 周杰

“外立面粉刷、修缮翻新道路、四网入地、雨污管网改造、增加机动车停车位、增加非机动车充电桩、增加绿地、增加监控、照明设施……”日前,记者在云龙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第一标段津浦东园采访时,有居民告诉记者:“这些民生实事,过去我们也就盼望一下,而如今,正在我们眼前变为现实。”

今年以来,云龙区委区政府把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有机结合,组建由区农水局、城管局、房产服务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办公室,在“控源截污、通水净水”方面动脑筋、下功夫,聚焦城市排水基础设施收集、处理效能低等突出问题,加强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及末端治理,推进管网高质量建设,强化排查检测整治修复,加快补齐管网设施短板,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与面源污染治理同步实施,与老旧小区整治、海绵城市建设、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等工作协调推进,打好治水“组合拳”,营造宜居宜业环境,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查改结合 精准防控

构筑水安全

“高度重视城市排水设施是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和度汛安全的基础,必须系统科学考虑长效管用的排水措施才能让社区安心、百姓放心。”云龙区农水局有关负责人说,汛前全面开展全覆盖、拉网式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对全区排水管网、水利工程设施和易淹易涝点位建立隐患台账、逐个落实整改,对辖区内截污闸、险工险段、老旧道路及低洼小区排涝问题隐患专题交办、一事一单督促整改,加快推进道路管网清淤、内涝治理等,提升防汛排水基础设施能力。

截至目前,全面疏通掏挖区管道路1395座检查井、1843座收水井、79公里排水管线;加强劳动巷、铁货街等老城低洼地区排涝泵站的建设、维护;同时加快实施河道治理、老旧水闸维修加固、河坡护砌等工程,完成一道中沟贯通故黄河、陈庄中沟及冯园前后中沟河道治理及闸站建设工程,提高河道及水利设施防洪排涝标准。强化街道和重点单位防汛物资准备、力量准备,辖区水库、塘坝、内涝点、在建工地、涉河工程等落实汛期24小时巡查防守,做到标准内雨情保安全、超标准雨情有对策。

水岸同治 源头治理

优化水环境

“雨污分流不彻底,部分管网直排、混接错接是城区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云龙区农水局副局长蒋斌介绍,按照水环境治理“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的工作原则和思路,进一步整合部门力量,坚持水岸同治、源头治理,促进河道水质达标稳定,水环境提质增效。

“云龙区房亭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二期)施工1标段雨水主线工程的土方开挖、铺设管道、土方回填已完成,工作井高喷桩支护已完成,微顶管已完成一道。”徐州市禹坤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沙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正在进行工作井灌注桩支护施工,其余微顶管正在摇管下沉,各雨水支管工程也在紧张施工。

与此同时,云龙区还集中完成了津浦东街、瑞丰花园东路、广山西路、民祥园路、圆梦东路、响山南路区管段、黄山大道等道路雨污分流工程;清淤排查检测116条区管道路街巷地下排水管网47.2公里,进行点状修复和错接点改造;整治完成铁路系统3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启动东部片区小区管网排查检测并分类精准施治。

系统联治 从严监管

保护水资源

“以‘河长制’‘断面长制’为抓手,强化‘管、治、护’责任,区内37条河湖沟渠管护全部落实区、街道、社区(村)三级河长负责制。”蒋斌说,各级河长全面开展认河、巡河、护河、治河,层层织密河湖责任网,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实现河湖长治、长清。

去年以来,云龙区三级河长、断面长累计巡河433人次,有效推动各类水环境、水资源问题整改销号。积极开展辖区内河道公共空间治理,通过联合执法、联动查处等方式,对故黄河和三八河沿线多条道路及周围在建工地、商业、饭店附近雨污井进行溯源排查。同步开展河道杂草、杂树、杂物“三杂”清理行动,清理水草1500余平方米,清理违章种植30余处约500平方米,清除各类养殖户43家,拆除河流阻水坝埂4处。

“群众的呼声就是哨声。”云龙区副区长刘成军表示,下一步云龙区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治理,将达标区建设、奎河片区雨污分流等项目统筹考虑,持续推进“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分期分批补齐污水管网等设施短板,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