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以文艺精品为新时代写下生动注脚

2021-12-22  来源:  编辑:李璐
2021-12-22  

近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肯定了建党百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同时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艺工作者当起而行之,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要求,以文艺精品为新时代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做时代的注脚,让文艺显担当、有朝气。文艺源于时代、呼应时代、书写时代,是时代的号角。优秀的文艺应以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历史方位,以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创造主题,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中萃取题材,从党和国家伟大征程中捕捉灵感。脱离时代的文艺作品如同没有根的浮萍,浮于表面没有灵魂,即便依靠流量营销或光怪陆离爆火一时,最终也会因为缺少厚重与积淀而昙花一现。生逢盛世,文艺工作者应立时代潮头、发时代之声,坚定文化自信,扛起党的旗帜,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之下生动立体的中国。

书人民的史诗,让文艺抒真情、接地气。人民是文艺之母,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只有围绕人民、扎根人民、心系人民,才能创作更多满足人民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的作品。小成本电影《你好李焕英》正是用真情实感聚焦平凡人物的生活,记录真挚淳朴的爱与亲情,让观众在共情中潸然泪下,一跃成为票房黑马,获得如潮好评。文艺工作者既要目光向下、脚步向下,知民生、懂民情,心贴心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和社会的人情冷暖,把作品书写在基层实践和乡土大地上,也要怀揣悲悯之情和大爱之心,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让文艺作品成为不同文明交流沟通的桥梁。

寻创新的源泉,让文艺焕新颜、显锐气。创新是文艺的灵魂,要像看待生命一样看待文艺创新。文艺工作者应坚守艺术理想,发扬创新精神,自觉抵制粗制滥造、照搬跟风和千篇一律,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精雕细琢思路观念、内容选材和艺术手法。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源泉,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激发灵感创意,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劲头不断突破。河南卫视频频出圈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七夕奇妙游》等节目,运用电脑着色、AR技术等新手段,独具匠心地表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的惊艳之美。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广大文艺工作者当坚定方向、勇毅前行,担起新使命、展示新气象,以“文艺繁荣”赋能“文化强国”,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季心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