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勿忘国耻,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

2021-12-14  来源:  编辑:崔东宁
2021-12-14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开始了为期六周的屠杀纵掠,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最黑暗血腥的一页。84年光阴流逝,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的幸存者仅剩61人。即使中华民族已经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即使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使中华儿女已经生活在一个如晨曦般澄明、如日升般进步的社会,南京大屠杀带给我们的屈辱和悲愤依旧充斥着我们的心。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强国才能国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唤起了中国人绝不当亡国奴的吼声。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台儿庄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阻止了日军企图分割、封锁和摧毁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阴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华民族上下求索、不屈不挠,不断奋勇抗争,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居安思危、安不忘危,无数侵华暴行、无数革命先烈都给生长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以警醒:勿忘历史,警钟长鸣。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此后,中国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推动沿海沿边沿江对外开放、加入WTO……大胆地试、果断地改,终干出了一番新天地。短短40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的气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智慧、“知行相以为用”的精神彻底结束了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不断发展壮大、建设锦绣山河的历史进程。

乘胜追击,引领潮头。今天的中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奋起直追,在改革开放的40年进程中完成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并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佼佼者,特别是在今天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引领潮头。超过1/3的5G标准必要专利掌握在中国;高铁八纵八横,克服了东北的冻土、江南的水网、云贵的高原,实现了早上在上海吃生煎包,晚上到成都吃火锅的美好愿景;北斗导航系统利用高精度定位、测量技术,为支持武汉在10天内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抗击新冠贡献力量……从江南到江北,从沿海到内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都在发生着令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

知其史方能激其志,激其志方能尽其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发展如同朝阳般灿烂。吾辈必不负青云之志,不负青春韶华,以青年之砖垒华夏之高塔!( 邢艳梅)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