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打造“五治融合”高地,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2021-12-08  来源:  编辑:李璐
2021-12-08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蕴含的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新要求,主要体现为“五治”——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乡村治,天下安,充分发挥“五治”融合作用,创新治理方式,是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的重要基石。

以政治引领强党建,打造村庄的坚固“堡垒”。牢固坚持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实现建阵地强功能、建堡垒强治理目标。项目化落实“党建+治理”工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大力实施村级书记项目,突出乡村善治主题广场作用,让昔日“脏乱差”变成了如今“洁净美”,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以法治保障固根本,打造村庄的崭新“秩序”。借助“三官一律”进网格专业优势,开办普法讲堂,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疑难积案,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健全风险防控四项机制,召开形式多样的研判会,推动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源头治理,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争创“无访、无诉”村庄。

以德治教化树新风,打造村庄的核心“精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完善村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真正以党风带民风、促村风,同时注重发挥乡贤文化、家风家训的教化作用,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家风”等评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在全村形成了向上向善蔚然成风的良好局面。

以自治强基扬民主,打造村庄的和谐“活力”。创新设立“村情民情说事点”,广泛开展百姓点事、“两委”提事、村民议事、多元办事、群众评事等“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同时健全完善群众自治机制,先后成立“为民”调解室、“如亮”服务队等社会组织,讲情说法、评理调事、化解矛盾,真正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以智治支撑提质效,是打造村庄的中枢“大脑”。深化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微网格”治理单元,提升组织力、推进微治理,强化涉疫信息搜集、重点人员管控、矛盾纠纷化解、便民服务帮扶,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刘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