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的“江苏样板”

2021-12-07  来源:  编辑:崔东宁
2021-12-07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的行动目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视察,擘画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宏伟蓝图,赋予了我省建设美丽江苏的重大使命。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的“江苏样板”,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
强化政策扶持,打牢“硬件”基础。近年来,江苏将农房改善作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美丽田园乡村建设的关键抓手,在全省特别是苏北地区大力实施农房改造项目,苏北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实现动态“清零”,“三年改善30万户”的省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通过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建设和改造,从2018年起每年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万座,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建设改造。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一系列“硬件”条件的改善,让农民和市民不再有明显身份界限,让城乡生活品质不再有明显落差,为乡村能留人、留住人打牢了基础。
借助数字“东风”,激发内生动能。“十三五”期间,江苏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成果斐然。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电商发展、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等指导意见。地方各级财政每年投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超过1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20亿元。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连续多年增幅超过25%,累计培育淘宝镇248个、淘宝村664个,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其中以农产品销售为主的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数字乡村战略为我省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弥合了城乡之间的发展鸿沟。数据流转间,一幅幅数字强农、数字惠农、数字富农的发展画卷在江苏大地上徐徐展开。

加强思想引领,点燃“精神火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少数偏远农村地区,低俗文化甚嚣尘上,从层出不穷的天价彩礼事件,到红白喜事上的低俗表演,一再冲击着公序良俗的底线。重建健康乡村文化,填补和占据文化阵地,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江苏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在加强思想引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下功夫。通过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文明村镇创建,评选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一系列举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文刀)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