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宪法之力引领中国之治
12月4日,我们将迎来第八个国家宪法日。近日, “宪法宣传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各地纷纷围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主题组织普法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宪法宣传的热潮。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始终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作为政权合法性的认定书和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律地位和强大的法治力量,成为“国之图腾”“民之甲胄”,必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宪法保障。
法贵必行,宪法的生命在于贯彻实施。宪法不是只能用来膜拜的精神象征,也不是脱离实际的教条,其生命力恰恰体现在治国理政中的贯彻实施,这是人民的必需,也是法治的必然。宪法要得到全面有效地实施,为政者须率先奉法,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常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带头学习宪法、信仰宪法、崇尚宪法、服从宪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要严格落实宪法普法责任,传承法治精神,润泽社会民生。“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也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今年以来,江苏以宪法宣誓、万屏展播、宪法进万家等九项活动带动全民学法,凝聚起宪法宣传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让宪法精神牢牢扎根人民心中,真正成为塑造人们行为和观念的内在力量。
循川游速,法治之魂在于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每一项法治进步和历史成就,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宪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能有序推进。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树立高度自信、保持坚强定力。首先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其次,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不断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
固本浚源,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信仰。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必须要把保证人民权利作为法治建设的不泯初心,既要尊重,以宪法作为根本规范,在权利保障的价值导向下行使权力,做到公权力不肆意干涉公民权利、不侵犯公民权利。也要保障,积极落实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让人民享受到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还要互动,通过法律制度强化公众参与,建构完备的公共参与规则体系,让公民切实参与到国家治理当中;更要引导,权利与义务对等是宪法的基本精神,要引导公民既敢于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勇于承担应尽的法律义务。
伴随着时代号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恢弘画卷正在徐徐铺展。我们要信仰宪法、尊崇宪法,以宪法之力引领中国之治,推动法治中国形神兼具、阔步前行。(丁鑫)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