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写实“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2021-11-24  来源:  编辑:李璐
2021-11-2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人民至上”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强调全党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至上”不仅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需要答好写实的时代答卷。

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的执政初心、立党之基,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作为身处基层一线、常与百姓接触的党员干部,在其位就有其责,有其责就要干实事,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把“人民至上”的答卷回答得更加丰厚殷实、绚丽多彩。唯有拿真情系民、真招为民、真行利民的政绩来印证,才是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真正要义。据报道,江苏新沂自2018年起就撤除了村支书的个人办公室,把办公地搬到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民家里,这种“没有办公室”又“到处都是办公地”的做法,就凸显出了立足本职一心为民的情怀和担当,不仅架牢了干群之间的桥梁,也给各级党员干部如何除官气、正风气、增民气提供了可行之径。

干部为谁办公、到哪里办工,是印证一名党员干部为谁工作、为谁服务的“试金石”。缩短了干群之间的“物距”,就能拉近干群之间的“心距”。雷锋同志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经常助人为乐,躬身践行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铮铮诺言;张思德同志参加大生产运动中甘愿进山烧炭,在炭窑崩塌时依然推出战友而牺牲了自己,毛泽东称赞“他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焦裕禄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兰考的治沙大地和人民致富,写大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干群关系就像“鱼与水”“瓜与秧”,只要同坐矮凳子,同饮一锅水,同入一块田,干部就能容易与群众成为“一家人”,群众就想给你“掏心窝”叙情、“摊底牌”说话,这样的干部就不愁群众不信赖、不支持、不拥戴,就容易把工作和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夯实基层执政根基,彰显我们党的优势,很重要的是看党员干部是不是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这是党性所系,也是本职所在。诚然,现在有些基层干部不善面对群众,喜欢坐办公室里当“问客”、在会议室里当“听客”,遥控指挥、道听途说地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有的不会靠近群众,爱看领导“眼色”,忽视群众“脸色”,干工作、做事情搞“自我设计”、先入为主;也有的不懂团结群众,自以为是地拍板定调,“画地为牢”地谋划工作,忽视了蕴含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等等。出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没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践行我们党的人民立场,给干群关系砌下一面“隔心墙”,给“鱼水关系”注入一些负能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过去一百年,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基层党员干部要在本职岗位上考出一个好成绩,就要当好党的干部,当好群众的干部。平时要常向群众靠拢,既要身在民中,也要心在民中,与群众多交友、常攀亲,成为与群众无话不谈的“自家人”;要常向群众“取经”,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言轻不吸纳,广开门路寻找开展工作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党群一条心、干群一家人,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干不好的事业,就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秦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