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提高政治站位 细化工作举措 确保全市工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2021-11-0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11-0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张长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深入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相关工作,统筹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全力落实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任务,全市工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切实增强政治自觉,积极践行安全发展新理念

市工信局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面落实工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职责,高标准高质量抓好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化工作。圆满完成了化工、民爆、船舶年度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在化工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企业、危废产排企业、违法违规“小化工”等重点整治领域,会同市安委办及市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解决了一批突出矛盾问题、防范化解一批重大风险。

二、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织密织牢安全生产防护网

(一)抓好国务院安委会开展深化江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指导和省派驻督导涉及工信领域的任务落实。按照国务院安委会深化指导和省派驻督导工作要求,推动工信系统承担的“3+5+3”任务(深化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措施落实到位。全力抓好国务院和省督导组交办任务涉及工信领域的8项清单、市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工信领域的10项清单的推进落实。定期调度民爆、船舶和化工3个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三年专项整治向纵深开展。

(二)持续抓好风险突出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方面,继续瞄准“散乱污”企业、关停搬拆企业2个风险突出领域,突出抓好专项整治。另一方面,在民爆、船舶、化工重点行业领域集中开展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整治,督促指导企业开展自查自改、边查边改,建立风险档案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分类施策,推动危化品生产、存储、运输、使用“全生命周期”开展“全链条”治理。

(三)深化化工产业安全整治提升。着力抓好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中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全面实施“一园一策”规范化管理,推动邳州、新沂化工园区(集中区)持续完善提升产业定位和主导产业链。扎实做好睢宁桃岚化工园区、贾汪化工产业园区2个取消化工园区定位后续处置工作。全面开展2020年关闭退出43家化工企业的复核验收工作,确保“两断三清”。深入实施化工企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配合推进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和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面建设使用“五位一体”信息化系统。

(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化工企业法人为实际控制人制度和第一责任人、全员岗位、安全防控、基础管理、应急处置等5项责任制度。指导企业完成安全风险辨识、事故隐患排查等20项具体事项,督促企业开展分区分级安全风险评估。推进危化企业全面达标创建二级标准化,一般化工参照二级标准化管理,加快推进重点企业争创一级标准化企业。

三、强化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工信领域安全发展战略,编制实施全市“十四五”化工发展规划和化工安全规划,在谋划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时,把安全作为重要前置条件,严格规划准入、强力淘汰落后产能,完善禁限控目录和负面清单。二是全面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化工、民爆、船舶企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全覆盖,按照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要求,确保隐患问题闭环整改到位。加强“散乱污”企业和关停退出企业的风险隐患排查,确保隐患排查不留盲点。三是综合施策化解风险。落实工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化解产能等手段防范化解风险。推动化工、民爆、船舶产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发现、化解风险的能力。

(作者系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