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徐州铜山:从“人防”到“技防”,开启“智能”自然资源管理新模式

2021-11-04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1-11-04  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胡明慧

为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实时化、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做到“发现早、制止早、查处早”,江苏徐州铜山区实施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实时智能监管系统”试点工作,投入近800万元,建成覆盖全区的“实时智能监控系统”和自然资源智能指挥中心,开启“智能”自然资源管理新模式。


提升信息化,违法行为“零增长

从源头遏制各类用地违法行为的发生,将各类违法行为控制在初始阶段,既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管理的难度,也可以尽可能减少违法行为人的损失,以避免用地人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冲突。

徐州铜山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通过“高空看、智能判、网上管、地上查”,严把管理关,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违法行为的源头。新上线的这套实时智能监管系统通过安装在铁塔上方的云台摄像头,实现全域、全时段、全覆盖的视频监控。同时,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对识别对象的图斑提取,并发出自动提醒信息,为现场核查提供准确的位置导航,为一线执法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提高效能化,智能监管全覆盖

徐州铜山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基本农田面积大、山体修复项目多、林地覆盖率高,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各类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新建成的铜山区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实时智能监管系统,实现了“全资源、全覆盖、全自动、全过程”的自动监管与报警体系。全区共建设221个视频监控点,同时把生态修复项目19个监控点也纳入平台统一使用,形成了对全区违法行为发生主要地区的监控全面覆盖。

提升精准化,预警分析同步开展

在实时智能监管系统上,徐州铜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新增耕地、基本农田进行监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形成各类自然资源保护电子围栏,触碰电子围栏即进行抓拍并预警,同时对预警范围也可进行土地地类分析,对违法行为精准打击。


该系统通过科技手段、智能分析、自动预警、自行推送提升管理水平、源头打击违法行为的技术抓手,真正做到自然资源“监控全覆盖、监督全过程、监测全时空、监管全方位”,达到“人防、机防、技防”有机合一,打造地空一体化的自然资源智能监管体系。

通过充分利用实时监管系统,由“被动管理”向“主动发现”转变,徐州铜山区自然资源执法从“静态”向“动态”转变,监管手段从“人工巡查”向“智能监管”和“人工巡查”相结合的转变,开启了智能管理新模式。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