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置资源 建设便民停车场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陆铭)老旧小区停车问题是一大难题,居民经常因此发生纠纷。泉山区和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援法议事优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盘活闲置资源,为民安园、民康园两个老旧小区解决停车难问题。
民安园、民康园都是上房二三十年的老小区,小区建设时未规划专门停车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区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加上西苑小学和西苑中学又坐落其中,人多车多、停车困难、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交通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给小区居民、学校师生和送学家长带来极大不便,成为困扰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
民生连着民心。和平街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摸排情况、弄清政策,协调资源资金,发挥援法议事优势,想路子、谋方法,决定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建设便民停车场,切实解决停车难题。
在民康社区和民安社区中间有条预留道路用地,因为历史原因,十余年来一直未建设使用,长期闲置,杂草丛生,既影响市容又存在安全隐患。街道虽然多次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清理整治,但因为无人管理,清理后不久又杂乱无章了,成了一块大“麻烦”。
一边是群众停车难,一边是长期的闲置地,和平街道秉承“以人为本,便民宜居”原则,开拓工作思路,经过多次与区相关部门沟通,确认该道路短时间内不会建设使用。掌握了政策动向之后,街道召开援法议事会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决定整治预留地,统筹建设便民停车场。
停车场早一天完工,就能早一天解决群众停车难题。为争取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民安社区党委书记郭迎春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马上干、抓紧干、拼命干”的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协助街道组织召开援法议事会议,商定停车场建设方案。从清理杂物、平整场地到铺设地面、施划停车线,每个施工流程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9月中旬,可以容纳400多个车位的便民停车场顺利完工,投入使用。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仅要把好事办实,更要办长久。为了保障便民停车场有效管理、长久使用,物业、网格员、党员先锋以及志愿者和热心居民,形成了在社区党委引领下,各方齐参与的“1+N”长效共管模式。民安园、民康园小区物业公司安排保洁员对停车场进行维护清扫;志愿者、热心居民等积极宣传停车场使用管理制度,提倡文明停车;党员先锋、网格员每天坚持到停车场安全巡查、规范秩序、化解矛盾;广大车主也自觉配合文明停车、相互礼让。后期,停车场将陆续安装监控,保障居民的车辆财产安全。
和平街道党工委书记温成表示,心中有民,脚下就有动力;心中有责,肩上就有担当。和平街道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积极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书写服务群众的奋斗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