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打造人防精兵 推动协同发展

2021-11-0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1-11-0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铸盾徐淮—2021”淮海经济区暨徐州市人民防空综合研究性演习现场。 徐报融媒记者 刘冰 摄

◎徐报融媒记者 吴悠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深化拓展淮海经济区人民防空军事斗争准备,10月29日,徐州市人防办牵头组织的“铸盾徐淮—2021”淮海经济区暨徐州市人民防空综合研究性演习,在徐州市人防基本指挥所成功举行。淮海经济区6个市及徐州市所辖县(市)区人防指挥部及部分专业力量,约2780余人参加演习。

此次演习以战时“敌”对徐州、连云港等淮海经济区城市实施有限规模空袭为背景,聚焦实战,瞄准打赢,按照“实案化、实名化、实装化”要求,采取上导下演、异地同步和实兵演练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演练了平战转换、行动筹划、行动实施三个阶段内容,全面检验和提升了淮海经济区人民防空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区域协同防护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备战打仗的意识一刻都不能懈怠,护国安民的‘撒手锏’一天都不能松手。”省人防办相关负责人对“铸盾徐淮—2021”淮海经济区暨徐州市人民防空综合研究性演习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次演习背景设计贴近实战、参演要素齐全、组织指挥精准到位、方法手段多样、导调方式灵活、训风演风扎实,达到了预期目的,充分展现了徐州人防备战打仗、备战练兵的成效,对人防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工作,既是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落实国家安全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人防建设高质量发展、构建军民融合体系的应有之义,意义重大。

2020年,在多方支持和努力下,淮海经济区人民防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徐成功举行,并签署了《淮海经济区人防一体化发展合作交流框架协议》。自此,人民防空融入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大局。

一年来,淮海经济区兄弟城市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强化以战统建、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区域协作优势,在军事准备、工程规划、应急指挥等方面深入交流、互学互鉴,谱写了淮海经济区人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也为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创新发展贡献了人防力量。

此次组织“铸盾徐淮—2021”淮海经济区暨徐州市人民防空综合研究性演习,既是对淮海经济区人民防空协同发展机制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推进淮海经济区人防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的一次有益实践,旨在实践探索网络联动、区域协同、重点施救的防护救援的新方法、新路子,全面检验和提升淮海经济区人民防空组织指挥能力、信息互联能力和专业队遂行任务能力。

省人防办相关领导要求,徐州人防要坚持把提高实战能力作为人防工作的根本落脚点,突出抓好指挥能力建设,完善人防指挥体系,切实把战时人民防空组织指挥的内容程序、方法搞清楚、弄明白、训到位;突出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尤其要抓好实战化训练演练的落实,做到训战一致,切实提高专业队伍的实战能力;突出抓好防护体系建设,要在城市建设中统筹推进人防工程建设,优化防护工程布局,加强维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切实提高综合防护能力,凝聚共识,紧盯任务,扎实推进,为推动淮海经济区人防一体化协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下一步,淮海经济区人防系统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聚焦人民防空使命任务,强化备战打仗鲜明导向,切实转变人防发展方式,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防空袭斗争能力,打造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人防精兵,同时也将持续深化交流与合作,切实推动淮海经济区人防协同发展取得更大成果。

徐州人防也将充分认清军事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防止“和平积弊”滋生蔓延,切实把国防建设、城市防空与经济建设同等看待,始终保持战的清醒,不断强化战的意识,扎实做好战的准备,同时加快形成适应现代战争特点的指挥体系、应急机制、训练计划,构建符合地方特点的目标防护、应急救援、全民参与体系,进一步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徐州人防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