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两在两同”建新功,聚焦“急难愁盼”构筑党群“连心桥”

2021-10-21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1-10-21  徐州日报

自江苏省委部署“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以来,江苏徐州全市村(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细微处着手,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小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内容。徐州农村广大党员干部聚焦巩固小康成果,带头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徐州邳州市议堂镇议堂村是农房改善村,迁入新居的村民反映土地分散不好种、农机具没处停放等问题。议堂村党支部经过调研,形成全域流转工作方案,科学设置流转区、自耕区、农机具存放区、菜园区,截至目前全村87%的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农户参与管理,预计今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0万元。

“原来躲着走,现在整天去。”家住徐州沛县敬安二社区的张晗每天都会到家附近的广场散步。体育器材、绿化长廊、篮球场一应俱全,放眼望去令人心旷神怡。而此前,这里曾是困扰附近居民多年的“臭水沟”。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经过近两个月的整治,这条臭水沟蜕变成群众健身的打卡地。

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徐州村(社区)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工作中,以更炽热的为民情怀、更务实的工作作风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行程码、健康码、扫码支付……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的必需品,但它也在老年人面前画出一道“数字鸿沟”。为解决智能手机在老年人手中“不智能”问题,丰县梁寨镇新闫楼村党支部发动党员、群众、大学生等教老人用智能手机。“教老人用智能手机是件小事,却是老年群众心里想着、盼着的事,这样的事我们一定要办好。”村党支部书记陈新峰说。

徐州铜山区汉王镇南望村有条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党员中心户”杨明明主动请缨,出资领办修路事务。在党支部支持下,一条400米长的水泥路在15天内铺设完成,村民们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

社会治理的“急先锋”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徐州村(社区)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在提高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当先锋,努力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徐州泉山区永安街道将整治乱堆杂物、私搭乱建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最终使梅苑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街道还给楼道装上感应灯,再也不用摸黑上下楼了。”该小区16号楼的居民们对此十分满意。

徐州新沂市港头镇以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四个万家”为抓手,截至目前共化解邻里纠纷15起,解决排水困难、村庄环境脏乱等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30多个。“村里多是老人和孩子,在家也没啥事,党群服务中心成了他们的好去处。”该镇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现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施完备,群众办理业务、读书、观影、健身都非常方便。

徐州云龙区持续开展德治文化“四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三官一律”进网格等活动,至今调解矛盾703件。汉风街道昆仑社区探索党建引领下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5G社区合伙人”体系,激活社区治理“一盘棋”。黄山街道育园社区在无物业小区推行楼栋自治,通过“协商议事”等方式,解决飞线充电、路面硬化等问题20多个,让群众生活环境大变样。

村书记、“党员中心户”、网格员、普通党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描绘出一幅幅党员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生动画卷。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