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长成“一条链”!江苏邳州: 一棵银杏树,支撑起生态富民“金色产业”
徐报融媒记者 曲美慧 唐婧 李悦悦
在江苏徐州邳州铁富镇姚庄村,有一条被称为“时光隧道”的银杏路。十月金秋,一望无际的银杏枝叶层层叠叠,形成拱形隧道,漫步其中,光影斑驳,恍若时光流转。
自古逢秋寂寥,铁富镇的秋天却因为银杏而格外热闹。
如今,在邳州,一棵银杏树支撑起了一个生态富民“金色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江苏徐州邳州始终把银杏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路径之一。在当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邳州大力促进银杏产业融合发展,在聚焦争当徐州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先行军的奋斗目标中,奏响强市富民的新乐章。
在铁富镇,随处可见与银杏相关的事物——银杏科技示范园里,村民们正在研究特色银杏盆景的造型;忙碌的流水线旁,工人将银杏果推入机器,将其“变”成一袋袋美味的零食;“时光隧道”中,大批游客慕名前来,在银杏树下穿梭拍照,走累了还可以到凉亭里休息、赏花……
做大银杏第一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是第一步。铁富镇建立了“合作社+基地+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加快银杏标准化建设,形成“苗、树、叶、果”四位一体的银杏综合生产示范基地。为了规范市场秩序,铁富镇正在筹建银杏苗木交易市场,制定统一的价格标准,激发银杏市场活力。
一棵银杏树,要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成为可用之树。但漫长的等待是值得的。银杏全身都是宝,根和叶能够提取黄酮内酯,银杏果可做零食,银杏嫩芽可以用来泡茶。为了实现对银杏的“吃干榨净”,做优第二产业,铁富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先后开发出银杏酮胶囊、银杏晶粉、银杏油等各类银杏产品30多种。
“我们的产品原料都来自当地农户。”银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文杰介绍,“农户不愁销路,他们的种植热情被激发出来;而公司也节约了运输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实现了双赢。”
在铁富镇,银杏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价值链条不断攀升。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铁富镇大力发展银杏第三产业——旅游观光业。
“你们来得还有点早,等到11月份,这里就更热闹了!”家住“时光隧道”附近的村民李萍说,“以前旅游旺季的时候,人山人海,我骑车都挤不进去,摄影师扛着长枪短炮,有来办旗袍秀、拍婚纱照的,还有露营的。”
一树千金兴产业,玉果琼枝富民生。据统计,2020年铁富镇银杏三大产业总产值达78.2亿元,累计投资17.6亿元,吸纳周边农民就业2.6万人,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银杏,这种已有6500万年历史的古老生物,正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们坚持发展银杏产业链,从‘一棵树’发展成‘一棵树的风景’,种出产业、种出风景、种出生态、种出富民,走出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径。” 铁富镇副镇长翟秀美说。
立足银杏资源,放大特色优势。近年来,徐州邳州精心打造“时光隧道”“银杏林海”等银杏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银杏旅游产业成了产业富民新路径。围绕银杏产业集群发展,该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银杏产业升级新样板。通过实施省级银杏加工集中示范区创建、打造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和创建全域旅游城市等举措,有效促进了“银杏+”发展战略,在启航新征程的奋斗中,展现出一幅银杏产业生态富民的美丽画卷。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