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2021-10-13  来源:  编辑:李璐
2021-10-13  

他以身许国、服务人民,“从0到1”,为祖国海疆雷达打造“火眼金睛”;他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四十年如一日,勇闯“无人区”;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培养出了一支“雷达铁军”……连日来,“时代楷模”刘永坦的先进事迹引发热烈反响。同时,从他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光芒。

实现从“从0到1”的突破,当坚定“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信念。爱国是科学家精神之魂。刘永坦目睹山河破碎,在家国蒙难中萌生爱国心、强国志,作为国家外派留学生,到英国深造后的他认为,只有回到祖国,才是真正的归属。学成归来后,他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祖国筑牢“海防长城”。刘永坦在新体制雷达方面的夙夜攻关,亦如王希季对我国航天事业的鞠躬尽瘁、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执着探索、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潜心研究,其毕生所愿,皆为国为民。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勇攀高峰的责任担当。

实现从“从0到1”的突破,当砥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品质。追求真理、淡泊名利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写照。凭借“领跑”世界的科研成果,刘永坦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对800万元奖金,他不为所动、全部捐出。和刘永坦一样,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优秀科学家不畏困难、不慕虚荣,甘愿为科学事业奋斗终生。邓稼先隐姓埋名研制核弹,直到临终前,他的身份才被披露;黄旭华一“潜”30年,为研制核潜艇不得不亏欠亲情;南仁东用22年的坚持,让中国有了可以深探苍穹的大国重器……老一辈科学家的卓越品格,如同一座座丰碑,令人敬仰更令人钦佩。

实现从“从0到1”的突破,当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自觉。在科研领域,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40年里,刘永坦肩挑教学科研两摊任务,带出了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三代人才的“梦之队”。科技创新,贵在接力。我国许多优秀科学家,既是科研创新的开拓者,又是提携后学的领路人。李四光、钱学森、黄大年、卢永根等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带领团队集智攻关,甘为人梯传道授业,培育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科学家精神的青年领军人才,让“蛟龙”下海、“嫦娥”揽月、“神舟”飞天等一个又一个科研梦成为现实。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前辈看齐、向楷模学习,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徐魏)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