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小事』实办给群众『稳稳的幸福』

2021-10-1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1-10-1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吴悠

见习记者 程晓薇

通讯员 杨灿 张廷廷

今年以来,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河套村党支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运用“1+1 10×10 组织力倍增工作法”,大力打造“问题墙+回音壁”为民服务特色品牌,收集梳理群众意见建议,对账销号并逐条解决问题,确保事事有回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闹心路’变成了‘顺心路’,村里真是为大家办了一件好事、实事!”日前,河套村村民马广书送孩子上学经过大张路时,满是感慨地说。原来,大张路是河套村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但由于地势较低,常年遭雨水冲刷,加之又是两条道路的交会处,这条路被轧出了一条长沟,给村民带来了烦恼。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河套村党支部书记夏志飞多次与街道规划办沟通对接,争取到17万元建设资金,经过一个月的维修和养护,彻底解决了这条道路的通行难题。

大张路的变化只是河套村党支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依托“问题墙+回音壁”为民服务特色品牌,河套村党支部每周二都会召开例会,集中讨论如何有效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并立刻付出行动,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小步”。

针对村民反映的下水道外溢、垃圾乱丢弃等问题,村党支部以“生态河套”为抓手,已累计开展环境整治20余次,修建公厕6座,改造垃圾投放点2处,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针对村民反映的道路通行安全问题,村党支部投入资金18.5万元,对村中7、8组内500余米主干道进行升级建设,将路面由原来的3米拓宽至5.2米,并不断刷新村庄颜值,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不仅如此,河套村还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成为“一老一小”服务的生动实践。

“大爷,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后,您就可以经常和小孙子视频啦!”党员志愿者杨傲在宣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向村里的老人宣传防电信诈骗相关知识,并定期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

此外,河套村党支部还充分发挥村“五老”、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的优势力量,开办 “青藤树课堂”,并将党史经典内容纳入教学课程,引导未成年人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每件民生小事,都是我们时刻牵挂的大事。”夏志飞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河套村党支部将以“孺子牛”的干劲、“拓荒牛”的闯劲、“老黄牛”的韧劲,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村民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