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款“五小”便民服务车即将亮相街头
| ||
| ||
|
◎文/徐报融媒记者 陆铭
通讯员 张诚子
图/徐报融媒记者 刘冰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城管局开展市区市容环境六项专项整治工作,决定对“五小”便民服务点的管理进行专项整治。泉山区将于10月中旬率先对辖区“五小”便民服务车进行提档升级更换,新的“五小”便民服务车设计更时尚、空间更合理,点位管理将更加严格。
据了解,2015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城市容貌及各方面的秩序都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但是在当年的市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发现,街头修车、配钥匙、修鞋等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五小”便民服务点所使用的车辆不能满足“精致、细腻、规范、有序”的城市管理要求,形象有待提高。为了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城管局决定对“五小”便民服务车进行升级改造。
市城管局市容管理处处长张卫介绍,“第一代便民服务车相对比较简陋,2015年市城管局统一设计并投入使用的‘五小’便民服务车属于第二代。因为便民服务车统一了车体、统一了遮阳伞,所以在投入使用之后立刻成为街头的风景。”如今6年时间过去了,“五小”便民服务车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风景已然不在,而且车体的实用性经过经营者验证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为了使这项惠民举措依然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更好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城管局决定对“五小”便民服务车升级改造。泉山区将“五小”便民服务车提档升级更换列入该区为民办实事的“六心”工程,投资近30万元于今年8月初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打造第三代“五小”便民服务车。
9月24日,记者见到了刚刚制作完成的最新款“五小”便民服务车。第三代“五小”便民服务车车体宽度1.3米、长0.8米、高1.1米(不含轮、伞),材料为氟碳漆镀锌板材,配遮阳伞、万向轮,主体颜色为米色、橙色。
在设计上,贯通流畅的橙色线条体现了便民服务的快捷全面,橙色、浅灰色和象牙白色搭配体现了城市的活力,双层金字塔造型的遮阳伞尽显简约大气。内部空间设计较之前也更为合理,精准解决了前两代便民服务车大件物品不容易收纳的问题。车体万向轮内侧两轮增加了锁死功能,方便大风天气固定。
泉山区城管局市容科科长袁勋告诉记者,第三代“五小”便民服务车“必须满足最大程度方便使用者”“必须为城市容貌添彩”,较之前的两代便民服务车不仅在材质的坚实度、车体大小、内部空间及实用性有了较大提升,在设计上更贴近现代社会的时尚与简约,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
袁勋介绍,泉山区辖区内“五小”便民服务点共158处,计划10月中旬开始更换,预计10月底更换完成。为了加强对“五小”便民服务点的管理,该局9月份就已经完成了对158个点位规范经营区域的划线工作,并与每一个点位的经营者都签订了《便民服务点自我管理承诺书》,要求经营者在使用期间确保按照批准的位置经营,不移位、不改变业态、不改变用途,不得在车体上和车体外摆放物品,不得在车体上张贴、涂写、刻画,确保车体整洁完好;不得擅自转让服务点经营权,要保持车体周边良好卫生环境等等,对于多次违反管理规定的取消经营资格并更换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