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我期待……”

2021-09-2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1-09-2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吴悠 季芳 张亚轩 见习记者 程晓薇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引发了全市广大市民的关注和热议。

面对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总的奋斗目标,即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优化、市域治理效能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全面从严治党显著加强,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各自的梦想和对徐州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一步一个脚印开创徐州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成为每个在徐奋斗的人今后五年应肩负的责任。

9月27日,徐报融媒记者走进社区、街道和工作一线,聆听在徐工作、创业的新徐州人畅谈发展变化、抒发心情感悟、寄予殷切希望、表达美好祝愿……

我期待

弱有众扶 文明互助更有爱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更是这座城市慈爱温馨的表情。党代会报告描绘了徐州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泉山区青年商会党支部书记、副秘书长胡鹏程尤其关注“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这一发展目标。

胡鹏程,2017年大学毕业,当同学们都在讨论毕业去向的时候,他毅然加入了“苏北计划”志愿者。胡鹏程所服务的泉山区涉农社区有很多困难青少年,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却缺乏融入的能力。于是,他通过组建团队实施“富脑袋”公益项目,为孩子们带来机器人、胖胖熊阅读、科学实验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越来越多。

两年“苏北计划”志愿者服务期结束,作为家中独子,父母希望他回到扬州,但困境孩子们渴望的目光让他深深牵挂。思量再三,胡鹏程毅然作出第二次选择:留在徐州,留在泉山。

“我深信,哪怕影响一个孩子,也许就能带动一个家庭;帮助一百个孩子,也许就能改变一个乡村。” 胡鹏程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青年志愿者,自己始终想做的就是扎根基层,让青春在奋斗和奉献中继续焕发绚丽的光彩,我十分期望,今后五年,每一位徐州人特别是青年一代,都能用实际行动奉献出更多的爱心,让文明互助在徐州蔚然成风。”

我期待

宜居宜业 功能品质再提升

“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听到党代会报告这部分内容时,陈泉利心情十分激动,他说,作为一名徐州重点工程的建设者,徐州未来的发展让他十分期待。

今年31岁的陈泉利来自安徽砀山,去年5月份,徐州城东大道剩余工程3标项目正式开工时,陈泉利作为中铁四局徐州城东大道3标项目经理部办公室主任来到了徐州。

自从来到徐州,陈泉利就深深地爱上了徐州的蓝天白云,并将徐州一点一滴的变化都看在了眼里。“环境越来越优美,交通越来越顺畅,就医越来越便利……特别是近年来徐州出台的一系列人才招引政策,吸引了更多人来徐州就业、安家。”陈泉利说。

徐州城东大道高架快速路项目汉源大道立交工程,整体共7层,其中地面以上6层,设有4层环岛式绕行匝道,是我市城市快速通道中施工组织最为复杂的项目之一。“目前,最顶层主线钢梁已经全部施工完成,下部结构施工已经基本结束,计划到10月底整个工程钢箱梁部分将全部施工完成。”陈泉利表示,希望自己能在徐州安家,为徐州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同时期待徐州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市民的生活更具幸福感。

我期待

共建共享 幸福徐州“大家庭”

“只要客人多,再忙再累也开心。”“奋斗多年,梦想终于实现了,相信未来在徐州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打开安徽小伙子李丁的朋友圈,总是令人感到向上的动力。

从在徐州打工端盘子,到开上自己的饭馆,再到买房、成家、换新车,李丁说,徐州已成了他最喜欢的城市,是他的第二故乡。刚刚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要“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更令他明确了自己的下一步目标,那就是要把父母都从老家接来,一起在徐州感受城市的活力和生活的美好。

“这几年,徐州和周边城市在交通、社保、公积金、医疗等方面不断一体化发展,我们这些新徐州人感觉在徐州就和在自己家乡一样方便。”李丁说,根据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在未来,徐州还将加大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引领能力,在跨省交通、民生事务跨省通办等方面,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提升便利程度,并且还将继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和服务业,这些都令人对徐州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无论是上学、就业、就医、出行等都将更方便,期望周边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因此选择徐州、爱上徐州,成为幸福徐州‘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李丁说。

我期待

产业强市 科技点燃大梦想

女儿在徐顺利就读小学,自己参与的研发项目进展顺利,来自河南洛阳的青年博士赵珊珊感觉生活和自己期待的一样美好。

今年35岁的赵珊珊,是南京农业大学的农学博士,也是一名党员,现任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江苏万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开发部总监。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是徐州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在的万邦医药已成长为集研产销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产品研发和营销力国内领先。而作为万邦医药的研发人员,赵珊珊是“省级双创博士”, 入选了“苏北人才计划”。 2020年以来,她和团队成员便一直奋战在胰岛素创新项目的一线,目前已取得重大进展。

“作为研发人员,没有什么比实现自己的研发理想更令人激动。”赵珊珊说,徐州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令她在“家门口”就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再次强调了徐州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的决心和信心,也给了像她这样的科技人员更多动力和目标,期望未来的徐州,还将成为更多高科技人才完成理想、实现梦想的美好家园。

我期待

舞台广阔 营商环境再优化

“希望未来五年,徐州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给力,创业者能有更大更多的施展空间。” 王峰的老家在安徽,毕业后,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他2004年来徐创业,注册了徐州市纵横物资有限公司。

来到徐州以后,王峰深深感受到了徐州人的热情、亲切、包容。“我初到徐州时,人生地不熟,为了尽快开展业务,我和团队成员起早贪黑,不分节假日地到各个生产物资需要单位推销产品,跑各个建筑工地联系业务。” 王峰说,面对困难,徐州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了他们很大支持,让他们能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发挥自身优势。

“刚来徐州时,徐州城市规模并不大,现在眼看着高楼大厦林立而起,一座座高架立交绕城而过,道路宽敞明亮,晚上灯火璀璨。”不仅徐州这座城市在变,十几年打拼下来,王峰的企业已经在业内有了不小的名气,赢得了淮海经济区广大客户的认可。

“只有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创业者们发展的空间才会越来越大。” 王峰说,企业如今的成绩和徐州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以及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是分不开的,自己也期望,随着徐州市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及徐州物流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施展舞台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