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接力奋进,将壮阔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2021-09-2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1-09-2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范海杰 尹思源

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加快建设实力徐州、创新徐州、美丽徐州、善治徐州、幸福徐州……党代会报告详细描绘了徐州未来发展的壮阔蓝图。

展开这张蓝图,我们清晰地看到“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六个显著”的奋斗目标,为探索具有徐州特色的现代化路径,进一步校准了发展坐标;“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这两个关键,为徐州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要发力点。

举旗定向、纲举目张。唯有一个脚步接一个脚步走稳,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推进,才能奋力将壮阔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是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攻关突破期。

围绕“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这条主线,党代会报告描绘了徐州未来五年、2035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

——未来五年,我们要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大胆探索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徐州特色、顺应人民期盼的现代化路径,让“五个徐州”建设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

——展望2035年,我们要全面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在我们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徐州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体现“强富美高”实践要求的现代化强市。

重点聚焦今后五年,党代会报告明确了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加快建设实力徐州、创新徐州、美丽徐州、善治徐州、幸福徐州,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六个显著”目标清晰

今后五年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开局起步期,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六个显著”的奋斗目标,与“五个徐州”建设目标一脉相承,与“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融合统一,充分体现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更加充分,工业经济支撑有力,服务业质态持续提升,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要素加速汇聚,“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优化——能源、资源利用结构大幅改善,碳达峰行动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绿色生态屏障加快构筑,市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5μg/m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土壤安全利用率持续提升。

市域治理效能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五治融合”社会善治模式全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更加牢固,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平安法治建设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公众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

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取得新成效,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全面从严治党显著加强——管党治党责任压紧压实,党的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广大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各级干部素质能力更加过硬,各级党组织战斗力更加坚强。践行“五种风气”成为党员于部习惯自觉,党群干群关系更为密切,高水平廉洁徐州建设深入推进,政治生态全面优化。

“两个关键”重点重抓

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把“五个徐州”变成现实,就要聚焦主要矛盾、抓住关键所在,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党代会报告提出“两个关键”,要求必须把建设产业强市作为核心支撑和牵引抓手,必须把打造区域中心作为最大优势和重大使命。

必须把建设产业强市作为核心支撑和牵引抓手,强在哪?

——强在规模体量上,就是要确保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均超万亿,形成2—3个在国际国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集群。

——强在结构层次上,就是要加快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成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强在科技支撑上,就是要抓牢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着力培育创新企业、打造平台载体、抓好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强在智能引领上,就是要科学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趋势,以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赋能产业转型,加快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必须把打造区域中心作为最大优势和重大使命,如何打造?

——大幅提升实力优势,就是要始终保持快于全省、好于周边的发展态势,努力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

——不断巩固枢纽优势,就是要加快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形成人才纷至沓来、资本竞相涌入、项目加速集聚的发展景象。

——持续放大辐射优势,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主动服务周边、带动周边,最大限度共享红利、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