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推进稳产增收,加快项目建设!农业农村工作平稳向好
近日,徐州优质水稻重镇沛县魏庙镇区域内的佟场5000亩水稻示范片,渠水持续灌溉,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正在灌浆增粒的水稻穗已呈淡黄色,在微风中低眉颔首。
“近年来,我们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耕地保护制,按照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提单产、提品质、提效益的思路,大力推进粮食稳产增收。”沛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夏粮小麦种植面积近65万亩、总产5.32亿斤,分别较去年增加0.12万亩、0.01亿斤。秋粮种植84.82万亩,较去年增加0.32万亩,预计总产8.31亿斤、增加0.37亿斤。其中水稻45.6万亩,预计单产1204.8斤、增14.8斤。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浩介绍,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压实责任、细化举措、狠抓推进,粮食生产、养殖、项目建设等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农业农村各项产量稳产增收
粮食生产持续向好。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全市夏粮面积530.2万亩,同比增加0.5万亩;单产801.2斤,居全省第一,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3.2斤;总产42.48亿斤,同比加0.1亿斤。全市秋粮播种面积625.85万亩,预计单产1043.38斤,总产64亿余斤,单产、总产同比持平略增。
蔬菜园艺量效齐增。徐州认真落实“稳产能、保供给、带农户、促增收”的发展思路,1-8月份全市蔬菜在田面积326万亩,产量946万吨,产值492亿元。全市大蒜收获面积102万亩,单产1240公斤,总产126.48万吨,亩产值8688元,亩均效益4188元,同比增加3148.5元;今年洋葱价格是10年来最好的一年,亩均效益超过8000元。
健康养殖稳步发展。截至6月末,全市生猪存栏257.37万头,同比增加45%,完成省定220万头年度考核目标任务的117%、市定273万头年度目标任务的94.3%;累计生猪出栏197.2万头,同比増加71.9%。
1-8月份,水产品总产量12万余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8.5%;扎实推进骆马湖禁捕退捕,完成540艘渔船和1050名渔民的退捕工作,实现南四湖2万余亩的池塘退养,落实池糖生态化改造面积0.7万亩,新增稻田综合种面积5万余亩。
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在农业生产稳产增收的同时,徐州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中。
于今年1月全面开工的沛县领创农博汇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占地400余亩、总投资13亿元。经过紧张施工,目前一期1标段果蔬交易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营。2标段19栋条铺和商业综合体将于年底建成投入运营。预计年营业额将达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带动农民就业3000余人。
与此同时,位于该县大屯街道丰乐村的“三乡工程”项目汉缘玫瑰美妆今年3月签约,当年开工,总投资4.6亿元,投产的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占地127亩。一期投资1.5亿元,已建成了2.2万平方米的加工厂房,生产玫瑰精油、玫瑰花茶、玫瑰露等,年产值将达3.3亿元。
“二期规划建设玫瑰生活馆、研发中心,打造现代休闲康美中心及玫瑰产业研发加工基地,目前也已开工。”大屯镇党委书记苏增彦说。
据了解,截止8月底,徐州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在库项目446个,总投资913亿元,今年投资629亿元,目前全部开工,已完成投资462亿元,完成率73%。
“三乡工程”纵深推进。1-8月,全市发放“三乡工程助力贷”557单、2.8亿元,鼓励返乡创业人员2724人,吸引社会资本投入214.1亿元,推动773个创业项目落地,直接带动农民就业5.8万人。
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发展壮大的同时,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徐州加强分类指导和工作调度,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净收入为重点,保障农民转移净收入,提高农民财产净收入,努力形成多点发力、多极增长的农民增收新格局。
据悉,今年上半年,徐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6.3%,高于徐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0.8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二。
徐报融媒记者:樊海涛/文 孙井贤/图 樊海涛 孙井贤/视频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