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深刻把握『五种风气』的哲学内涵

2021-09-2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周天玉
2021-09-2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于法顺

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指出,必须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大兴学习研究之风、真抓实干之风、攻坚克难之风、改革创新之风、勇争一流之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提出大兴“五种风气”,这对动员全市上下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奋力实现“十四五”强势开局,具有重大现实和深远意义。“五种风气”理念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渗透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推动“五种风气”落地落实,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深刻领会其哲学内涵,以最大的决心、久久为功的韧性,将“五种风气”融入徐州干部血脉、扎根内心深处,真正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形成正气充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一、深刻领会“五种风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执行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性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而运动是其基本存在形式。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党在长期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确立的党全部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方法。

“五种风气”的提出,是以当前市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为依据,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决贯彻执行,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也。”学习研究对党员干部尤为重要,但是现阶段有的干部依然存在如何真正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和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说外行话、办外行事、想当然、拍脑袋、心中“一笔糊涂账”。大兴“学习研究之风”,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因应新变化,对标新要求,在狠抓学习、深入调研、潜心研究上下功夫,常学常新拓展“知识面”、知行合一画好“连接线”、结合实际找到“落脚点”,练就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功夫。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当前少数干部对群众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成为精致利己的“官老爷”,将“鱼水”关系变成“官民”关系,与群众拉开了距离,影响了党群血肉联系。大兴“五种风气”,对党员干部如何在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新要求,要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细做实做好,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说到底是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三是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工作目标。实事求是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本领,徐州正处在系统谋划推进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的关键时期,确立新目标、争作新贡献、实现好开局,突出强调“五种风气”,唤起一股“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真抓实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工作落实;攻坚克难,做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改革创新,克服“佛系”心态,坚持改革破题、创新制胜等等,这些都是增强实事求是本领的要求,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深刻领会“五种风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是对实践论与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把握运用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品性,是“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的核心要义,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无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我们所有的成就,都是干出来的”,其在本质上就是反对本本主义、注重学习研究,反对空谈主义、强调真抓实干,反对形式主义、提倡攻坚克难,反对经验主义、勇于改革创新,反对无为主义、倡导勇争一流。

大兴“五种风气”,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规律的深刻认知,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品格,从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来。“五种风气”内涵丰富。它既是我们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的方法路径。针对一些干部喜欢坐而论道、华而不实、好大喜功,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遇到问题绕着走的实践态度,提出了“要踏踏实实,不图虚名”,抓实抓细抓到位,不弄虚作假,干就干好、干就干成;“要不怕难不畏难”,真抓敢管、敢于拍板、敢于啃“硬骨头”;提出了“要注重实效”,蹚出破解各种矛盾难题的新路子,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五种风气”逻辑严整。“五种风气”中的“研”“干”“攻”“创”“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统一,是在“学习研究”“真”“实”“改革”等思想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学习研究是基础,真抓实干是关键,攻坚克难是保障,改革创新是驱动,勇争一流是导向,这“五种风气”既有独立的涵义,又是一个统一整体,更是干事创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闭环。“五种风气”立场明确。“确保发展实绩经得起群众评说、经得起历史检验”。立足新征程,创造性地将实践标准、群众路线和唯物史观有机结合,提出了实践、人民和历史“三位一体”的“五种风气”的检验标准,通过扎实的作风建设凝聚人心、上下同心,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实践伟力。这充分彰显了市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对指导全市“十四五”发展具有重要时代意义,从这个角度看,人民的标准、历史的标准与“五种风气”的实践效果具有一致性。

三、深刻领会“五种风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深化落实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五种风气”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唯物辩证法,是在“学习研究”指导下的办实事、抓实事、干实事,是灵活运用科学方法论的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勇争一流。

大兴“五种风气”,既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又注重效率与科学的统一、点与面的关照、惠眼下与利长远的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深化了工作方式方法。坚持抓重点。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之间有主次之分,同一矛盾分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坚持“两点论”的基础上,应善于抓关键、看主流。“五种风气”提出要善于解决问题,“重点重抓、集中攻坚”“精准发力、靶向施策”,这是矛盾分析法在工作中的运用,我们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坚持抓具体。感性具体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逻辑起点,可以理解为凭感官感知到的生动的任务项目等;思维具体是将整体的任务项目分解成部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偶然存必然,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形成对事物整体本质的认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真抓实干之风”要求“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这正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的辩证工作法。坚持抓制度。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法,贵在制度。“五种风气”强调以制度促落实,要“形成更加科学、合理、顺畅的管理体制”;要有责任追究制度,“用好‘三项机制’”;要有完善的督查制度,“敢抓敢管”“动真碰硬”,保证每件工作都有着落,每项任务都有回音,保证抓发展、争先进有“马上”的进度、“实”的质量和“一流”的实效,为提高全市领导干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和驾驭各种情况的能力提供了新启迪。

“五种风气”抓得怎么样、干得怎么样,要用事实说话,要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要把落实成效切实转化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现代化篇章的工作实绩。

(作者系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市社科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