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后服务 彰显教育温度
|
◎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实习生 常慧茹
“以前放学孩子都是自己回家,现在参加了学校的课后服务,在学校里不仅完成了作业,还每天坚持国学诵读。”日前,记者在下淀小学采访时,家长李女士开心地说着新学期孩子的变化,对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更是赞不绝口。
她告诉记者,因为文化程度不高,一家人只能靠干点力气活维持生活,她自己除了每天凌晨送奶,白天还在市场上打些零工,因此平时既无暇也无力看管指导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儿子和闺女成绩一直都很优秀。现在儿子正在攻读博士,小女儿的成绩在学校也是名列前茅。
下淀小学位于鼓楼区下淀社区,现有学生558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60%以上。该校校长辛浩告诉记者,学校大部分的家长平时都没有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老师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很多孩子放学后直接到“小饭桌”吃饭、写作业,有的甚至放学后自己回家。
“以前放学,我自己回家写作业,如果有不会的,我就打电话问哥哥,或者第二天回学校里问老师。”六年级学生王力冉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从这学期开始,父母给她报名参加学校的课后服务,每天都可以在学校完成自己的作业,不会的可以直接问老师,作业完成后,还能参加学校的兴趣课程。
今年秋季开学,下淀小学响应国家号召提供课后服务,让那些放学后没法及时接回孩子的家长吃了“定心丸”。“暑假期间我们给每个孩子家长发了情况调查表,由家长自愿申请是否参与课后服务。”目前全校87%的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打造了班本课程、年级课程和校级课程的三级课程课后服务。总体指导思想为作业为基、五育并举。
第一个小时的总体要求:低年级发展学生学习素养能力,中高年级主要完成作业任务。低年级可以开设的课程有绘本欣赏与分享、趣味识字、趣味数学、古诗文赏析、趣配音、手画报等;中高年级要求老师要督促学生完成语数外作业,巡视作业完成质量,答疑解惑,检查作业是否完成,最后将作业本收上来,归类放好,作业完成的学生可以自主阅读。
第二个小时总体要求:五育并举,每天一育。周一为“德”:以爱国主义教育、励志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周二为“智”:以开发智力,开拓思维为主,不准集体授课、练习而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周三为“体”:通过游戏、体操、运动、武术、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体质,锻炼体育技能。周四为“美”:通过唱、跳、画等方式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周五为“劳”:以种植、传统文化、校园公益等渠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除学校建议的课程外,老师还可自主开发。鼓励老师进行原创设计,每节课要有教案,凡是被收录进学校校本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的教案都将受到奖励。
多年来,下淀小学一直坚持走“以生为本,和谐发展”之路,秉承“环境育人,空间育人”的教育思想,打造国学特色校园文化,弘扬传统国学经典。课后服务课程设计上结合学校文化特色,开展“课前一吟——我是小诗人”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做到天天吟诵、天天巩固。目前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还处于摸索阶段,“新学期开始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机制,丰富活动形式,提升老师积极性,让孩子们得到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