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管理难?难管理 看黄山派出所如何来解决
◎徐报融媒记者 马国明
实习生 徐思维
骑着电动自行车穿梭在楼道街巷之间,作为辖区大小社区的“管家”,徐州市公安局云龙分局黄山派出所所长刘开孜注定没法闲下来。
■“居民有不同意见,顾虑要一一打消”
这是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居住片区。黄山派出所辖区2.5平方公里,内辖6个大型社区、11个小区、11家中小学幼儿园,人口约80208人。辖区内多为老旧小区、开放式小区,存在着大量治安隐患。
为从根本解决老旧小区管理难、难管理的问题,今年1月以来,黄山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走访辖区居民,广泛收集民意后,以民富园小区为试点,将老旧小区封闭式管理提上日程。
“为什么把西门封上?每天要多走几百米路!”“以前车都停这里,为什么不让停了?”“面部识别安全吗?我不想刷脸!” ……小区封闭式改造和管理的消息传开,很多群众不理解。
“对于小区封闭式改造、管理,居民有不同意见,顾虑要一一打消。”刘开孜说,“疏堵结合,解释疏导工作必须首先做好。”
封闭式管理需要经费数额较大,为了筹措资金,该所积极牵头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先后召开十余次联席会议,筹措资金15万余元,最终民富园安装了8套门禁道闸系统,实现11个出入口封闭管理。有了民富园小区改造的成功经验,该所又紧锣密鼓先后对绿地南、民怡园等老旧小区进行封闭式改造,共安装门禁道闸系统58套、累计发放门禁卡2万余张。
“小区更整洁了;飞线充电几乎看不到了;疫情防控更有效了……”居住环境的改善,百姓看得最清楚。如今,走进民怡园小区,主干道两旁有序停放的车辆首先映入眼帘。“以往这里都是停三排车,会车都错不开,如今掉头也不成问题了!”居民李大爷说,“以前只要见空地就停,后来才明白消防通道堵住了要出大事情的呀。”修整荒地、重新规划,新增的停车位大大缓解了以往“一位难寻”的状况。
“社区管理更加规范,居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也有了更好保障,以看得见的变化让辖区百姓得实惠,现在大家都很支持。”刘开孜说。目前,黄山派出所辖区所有小区都实现了封闭式管理,辖区上半年案件同比下降14.65%。
■“学生的安全是大问题,‘绿色通道’还家长安心”
民富园小区有居民楼96栋,还有1所小学、3所幼儿园。买菜、上下班、走街串巷……附近居民已经习惯把小学门口的道路当成“过道”,每天穿行而过,给小区内学校学生的安全增加了不少隐患。
小区“关门封口”是第一步,道路修整、停车整顿、转移“拦路虎”、设置“拦车器”……从刚刚拓宽、修整一新的大门口开始,“一路绿灯”串连起小学、幼儿园,然后直达后门。黄山派出所联合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快速修出了一条上下学的“绿色通道”。小小的“绿色通道”切实解决了“急难愁盼”,家长纷纷点赞。
放学时间段,社区民警在学校门口站好护学岗的同时,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还利用监控系统对校园周边情况进行查看,确保一旦发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处置。“目前,小区监控系统已经全覆盖,从指挥室就可以一屏得知辖区事。”社区民警伍清华说。
近期,为有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黄山派出所在辖区内45个进出口全部安装了门禁,居民刷卡进入,真正将小区纳入封闭化、智能化管理模式。结合疫情防控需要,还要求各值班组,不间断地对各小区出入口进行检查:疫情防控措施是否严格落实?查验“两码”是否仔细?测量体温是否规范?并对检查的情况及时通报,督促各小区物业及防疫人员及时整改。
■“到‘田间地头’蹲点调研,何愁抓不到‘活鱼’”
8月25日,绿地南小区义警队成员梁正侠、王盛华和周宪法一早就到小区门口忙活起来。
“为什么要当义警?”
“我们三人都是党员。”67岁的周宪法说,“虽然退休了,可是党史学习教育不止步,我们也想做点实事。”
为打开基层社区治理工作新局面,黄山派出所动员组织多个小区成立志愿者义警队。社区民警、物业、居委会、志愿者“四位一体”在小区门岗执勤,严格落实防疫工作。
义警队有效弥补了现有警力资源不足的短板,同时也极大激发了退休志愿者发挥余热的干劲。在义警队成立之后,派出所第一时间分工,义警队员第一时间行动,参与到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上来,每天至少2名义警队员参与执勤,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为实现方便联络,黄山派出所依托综合指挥室搭建了联勤联防局域指挥网络,为10个社区民警和11个小区物业配发对讲机,通过对讲机每日对社区民警和各物业公司进行点名,确保执勤人员在岗在位,在工作中一旦发现矛盾纠纷、飞线充电、占用消防通道以及其他突发事件时,综合指挥室、社区民警、小区物业可以通过对讲机进行实时联系开展联动处置,各类事件能够做到预防在早、发现再小、处置在前。
“居民有反映,排污管道堵塞,要抓紧清理。”“发现楼道杂物,尤其易燃易爆品,马上处理。”“某号楼空房子有疑点,要循迹追踪。”……“到‘田间地头’蹲点调研,何愁抓不到‘活鱼’?与群众坐一条板凳拉呱,何愁取不回‘真经’?”这是刘开孜经常对民警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