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邳州 > 正文

19金!邳州健儿星耀残奥赛场

2021-09-0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09-0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张德鹤 颜子舒)9月3日,随着闫硕勇夺乒乓球男子团体MT6-7级项目金牌,邳州残奥健儿在东京残奥会上的征战正式落下帷幕。

在历时13天的东京残奥会上,共有15名邳州籍运动员参加乒乓球、击剑、举重、标枪、铅球5个项目的比赛,19枚金牌、2枚银牌和1枚铜牌收入囊中,取得了邳州籍运动员参加残奥会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8月25日,在轮椅击剑男子佩剑个人赛B级决赛中,邳州籍运动员冯彦可为中国队夺得第二金,同时也是江苏军团首金。此后,邳州籍运动员势如破竹,不断摘金夺银。其中在乒乓球项目中收获颇丰,共摘得11枚金牌、1枚银牌。“这是运动员刻苦训练、不畏强手、敢打敢拼的结果。他们不仅展现了令人惊叹的运动技能,更体现了自强不息、攻坚克难、勇争一流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精神。”邳州市残联理事长杨建军说。

8月28日,东京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1-2级决赛,邳州残奥健儿刘静夺冠,这也是她连续四届残奥会在该项目中夺冠。因小儿麻痹症而无法站立的她,从2000年开始练习乒乓球,曾做过多次腰部手术和脊椎侧变手术,康复卧床期间为了不落下训练,她坚持每天挥拍3个小时。对于爱徒夺冠,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教练、陪伴刘静成长21年的衡新教练感慨万千:“从进入‘希望之家’学习、训练、成长到收获金牌,她为夺冠一点一滴积累实力的身影历历在目。”

1995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一所面向小儿麻痹症患病儿童的救助机构——邳州“希望之家”诞生了。同年,刘静与冯攀峰、李倩、周影等队友开始在此生活、学习和接受康复治疗,并最终成为残奥冠军。在衡新看来,“希望之家”为残疾孩子拓宽了成才之路,通过体育运动找到了人生价值。

据了解,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5亿多元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为给残疾人运动提供发展平台,邳州与省残联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合作共建了江苏省残疾人乒乓球队(邳州)训练基地,承接了全省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任务。同时,邳州构建市镇有活动、村和社区有活力、康复机构及残疾人之家有文体比赛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残疾人群众体育形式活泼、参与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