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大兴攻坚克难之风 落实担当敢为之责——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爽

2021-09-08  来源:  编辑:
2021-09-08  

记者: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大兴“五种风气”,攻坚克难之风是“五风”之一,您是如何理解其内涵的?

李爽:攻坚克难即攻占坚固的堡垒,克服层层的困难。弘扬攻坚克难之风就是鼓励领导干部不畏困难,敢于直面问题、承担责任,最终解决问题,在破解难题中推进工作。

勇于担当、不畏困难、善于作为是一种责任,既是对人民的责任,也是对党和国家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有足够的担当才能够干更大的事业,领导干部的担当,就是在危事急事面前无畏艰难、勇挑重担;在问题矛盾面前积极担责、尽职尽责;在困难短板面前,深入分析、精准发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领导干部在其位不担其责,不敢积极创造条件解决难题。有的干部满足于当群众和上级的“传声筒”,不能切实解决矛盾,攻克困难;有的干部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提要求、作批示,不敢一抓到底;有的干部不敢面对矛盾,为官不为,缺乏担当,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然而,是否敢于直面矛盾、破解难题,是一个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强弱的具体表现。领导干部应当以不畏艰难的勇气、敢于负责的态度,知难不畏,迎难而上,排难而进,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切实做到攻坚克难。

当前,我们正走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作为领导干部,更应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事业观,主动投身到群众中去,带头实干苦干,认真履职,做一个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干部,为党和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您认为在全市弘扬攻坚克难之风有什么现实意义?

李爽:攻坚克难的精神始终是战胜各类困难、挑战的法宝。回顾百年党史,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开拓创新,不断克服前进过程中的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不朽的成就。

  • 在全市弘扬攻坚克难之风,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建设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徐州目前面临着产业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如何打造区域中心,如何建设产业强市是各位领导干部需要思考的问题。弘扬攻坚克难之风,帮助干部梳理权力观、事业观,积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心城市建设、农业农村改革、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商事制度改革、自贸区改革、数字城市建设等方面争取试点示范,推进城市发展建设。

  • 在全市弘扬攻坚克难之风,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当前,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颠覆式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各类经济主体能否有效利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升级是一大问题。要以坚定的信心攻克难关,本着攻坚克难的精神加强加快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并提高经济效益;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其辐射与拉动作用,从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 在全市弘扬攻坚克难之风,有利于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徐州市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构建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徐州模式。在开展社会治理的工作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旧思想,比如“治理就是管控”,缺乏较强的创新意识;基层组织的自治功能没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治理制度的设计没能达到系统化、整体性。面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全市弘扬攻坚克难之风,有助于打消一些干部的畏难情绪,直面问题,承担责任,提升社会治理效率。

记者:市委全会提出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实现“十四五”强势开局,您认为如何通过弘扬攻坚克难之风来实现?

李爽:首先,凝聚人心,群策群力。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从抗洪抢险到抗击非典,从抗震救灾到抗击疫情,一次次的伟大斗争告诉我们:人民是关键所在。徐州要实现“十四五”强势开局,就要凝聚与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在攻坚克难中展现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其次,领导干部要有顽强斗争的意志。市委全会提出徐州要建设成为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这必然需要一个过程,在过程中无疑会遇到诸多挑战。面对挑战,干部们是否能够咬紧牙关,直面问题,将是关键所在。面对困难挑战,必须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志,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再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大脑中的想法具化出来,落到实地。任何想法存在于脑中不落实,都只是空谈。积极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摸索,寻找方法、总结经验,困难就没有想象中那么艰巨,任何艰难险阻都能被攻克。纵览百年党史,从大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每一次转折、每一项成就、每一步跨越前行,都是与困难搏斗胜利的结果,是不断实践探索出来的。所以,为了城市发展建设、“十四五”强势开局就必须勇于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试错、积累经验,最终找到适合的方法和路径。

最后,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况、面对什么样的险阻、经受什么样的压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向前的姿态。在发展建设中,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必须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振奋精神,勇于担当、勇于实践,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徐报融媒记者:王春莹
编辑:陈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