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加快『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2021-09-0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09-0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刘伟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是2021年省委省政府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9月1日,徐州市推出第一批10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扎实稳进地做好这项工作,要求我们明确核心任务、抓实关键举措、完善配套保障,切实发挥政务服务创新的牵引功能,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实现改革成果全社会共享,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大的现代社会治理能力支撑。

一、“一件事一次办”树立了政务服务改革的新标杆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过程中,聚焦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批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成果。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和广东的“一门式、一网式”等都是在全国推广的代表性成果,是各级政府打造便民利企服务品牌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探索,也表明探索和推行政务服务承诺制,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基本策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政务服务工作必须要有新作为和新成效。

徐州市提出“一件事一次办”的改革目标,进一步扩展了政务服务承诺的内涵。此前的“不见面审批”“一门式、一网式”等改革多聚焦行政审批等单项领域,通过精简事项、优化流程、创新方式,系统破解行政审批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徐州市的“一件事”不仅包括便捷化审批,还包含了高效化服务、信息化共享等方面的内容,是改革集成化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运用。“一件事”理念的树立和“一次办”承诺的提出,有利于增强政务服务运行的系统思维,进一步加快多领域的改革联动和部门协同,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水平。

“一件事一次办”的改革目标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设定了新标准。近年来,徐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务服务创新,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成果,统筹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是对前期改革的系统检视和集成化应用,有利于总结经验、对标找差。通过设定高标准和提出新要求,进一步加快全市政务服务运行的生态营建,能够更好地凝聚全市上下的共识,紧扣“十四五”时期的改革发展任务,形成改革攻坚的强大合力,推出更高质量的便民利企措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徐州市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牵引,协同推进审批、执法和监管等领域的集成改革,有利于加快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政务服务创新连接起“转变职能”与“优化服务”两大目标,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应该为实现市场有效提供助力。面对当前“放管服”改革中的突出问题,明确“一件事一次办”的目标和要求,能够对改革创新形成“引领”和“倒逼”效应,有助于集中突破深层的结构性痼疾,破除政务服务运行过程中的体制和制度梗阻。

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主要议题及其工作重点

“一件事一次办”是一场全域性的系统改革,它不仅对政务服务创新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也为徐州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新路径与新动能。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精准识别企业和群众的需求,科学制定和细化承诺清单,深化运行流程再造,创新政务服务工具,这些都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主要议题,也勾勒出了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任务。

加快转变传统的政务服务理念,打破条块分割的运行结构,突破部门利益固化的藩篱,这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要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域思维,走出部门和条线的“小圈子”,从全要素和全流程的视野认识和把握“一件事”,确保政务服务事项运行顺畅、便捷和高效,防止出现“断头路”和“中梗阻”,克服专业化分工的“碎片化”弊病。要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将疏浚主干道、打通节点和改善微循环统一起来,不断破除政务服务运行中的障碍因素,加快完善政务服务的资源配置与支持体系。

夯实前期审批、执法和监管专项改革成果,放大优化营商环境各类举措实践效能,加快组织变革、流程再造与职能重构的一体化建设,这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主体工程。从组织体系再造迈向职能体系重构,是“放管服”改革与此前六轮改革的显著不同,也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基本路径。当前,权力下放与资源下沉不同步、基层政务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和硬件保障不足,以及全科政务配套建设缓慢等,都是影响制约“一件事一次办”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为此,要进一步增强“跨界协同”理念,加快理顺跨层级、跨部门的权责关系,实现权力、职能、责任和资源的全网统筹与全域配置。

加强服务方式方法创新力度,加快技术应用的迭代升级,稳步推进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这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战略路径。传统的政务服务创新多以机构整合作为切入点,继以流程再造为主要内容,带动政府职能调整与转变,这种模式和路径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政务服务改革和创新的要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加快了组织机构、服务模式、监管方式和内部流程的调整和再造,为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提供了契机。要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的基础上,增强数据资产意识和信息管理理念,通过打破数字壁垒,消除数字鸿沟,以数字政府建设为主线,加快组织、职能和流程再造步伐。

大力实施政务服务集成改革,突出机制创新和加强制度建设,这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基本策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在优化服务目标的指引下,政务服务创新进入活跃期。但是,这些创新成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还不够,加之缺乏制度支撑和机制保障,整体的运行成效不高。因此,要摸清现有的政务服务创新底数,对照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的目标和要求,站在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全局高度,统筹政务服务创新与其他领域改革和建设的协同关系,大力实施政务服务领域的集成改革,按照删繁就简和提能增效的原则,将一些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总结好、提炼好,为全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提供抓手。

三、“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推进路径及其对策建议

以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契机,徐州应高点站位、高标定位,掀起一场政府治理的“效能革命”,在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强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此,要抓实做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把自己摆进去,把担子挑起来,主动迈出步子、找准改革“接口”,将本地区和本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汇入主干线。要增强政务服务改革的主动性,本着依法、高效、便捷的原则,从全流程的视角审视“一件事”,及时精简不必要的事项环节,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科学“瘦身”。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和企业的所求所盼,凝神聚力抓好政务服务方式和机制创新,树立为民、亲民和务实形象,努力提升政务服务的回应能力,全面推进服务质量提档升级,助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是要深研企业和群众需求、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完善和细化“服务清单”。市委市政府要加强统筹,率先在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领域,明确一些政务服务事项作为改革试点,探索和制定“承诺清单”,将抽象的服务职责细化为具体承诺,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提供抓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设立改革的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并由主管部门牵头抓总,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加快政务服务过程标准化建设,对“一次办”的流程进行细化具象,以科学规范的方式向企业和群众提供稳定预期,为“一件事一次办”提供稳定高效的软件保障。

三是加快政务服务供给侧的体制改革,建立一体化网格服务体系,优化供给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机制、突出制度建设。要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扩展“一件事”的清单,通过加快资源配置、服务管理和绩效评价、社会监督等配套体系建设,明确“一次办”的要件、流程、标准和时限等,做到科学承诺、依法承诺和精细承诺,以有效“承诺”带动服务内容细化、程序优化、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要加强过程管理和完善政务服务评价机制,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及其运行过程可见和可感,让企业和群众的评价有明确的标准和判断依据。要建立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反馈机制,为细化承诺、优化流程提供依据。

四是将“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作为由“技术和工具创新”迈向“机制和制度建设”的连接点,全面加快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各项建设。政务服务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优化的重要抓手。要围绕“便民”和“利企”两大目标,协同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这也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近年来,一些城市将加快数字化改革、助推数字化转型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徐州市也要统筹谋划,瞄准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这个更高的目标,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为契机,加快完善数字政府运行的硬件和软件,更好地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和护航数字社会建设,努力抢占数字化发展的新高地。

(作者系江苏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