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通办!徐州交通政务“e路畅通”利企便民
徐州市通过推行“跨省通办”、深化“证照分离”、推进“一件事”等一系列改革创新活动,推动政务服务高效化、便利化,着力打造叫得响、过得硬的交通政务“e路畅通”服务品牌,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落到实处。
近日,徐州交通政务“e路畅通”服务品牌被列入徐州第三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近日,记者来到徐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交通窗口,感受交通政务“e路畅通”的便捷。
“e路畅通”彰显利企便民初衷
徐州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处酒玉萍副处长介绍,徐州交通政务“e路畅通”服务品牌的“e”一是有为民提供科技的、高效的、情感的交通政务服务之意;二是表明徐州交通政务服务坚持信息化引领;三是“e”与“一”“易”谐音,代表“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畅通办事绿色通道。“路”既表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中的公路、水路,也代表创新服务思路,以及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改革之路。“畅通”是品牌的核心,即为企业、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让政务服务更便捷,交通运输更畅通。
“跨省通办”让群众办事省时省力
“跨省通办”作为“e路畅通”品牌服务内容之一,首批推出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核发等五项与企业、群众关系密切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徐州市交通运输局是淮海经济区首批“四省八市”签署“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单位,共同构建“标准统一、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政务服务新模式,牵头建立交通运输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微信群,交流信息、研讨业务,并在徐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窗口设置了“跨省通办”事项办理专窗和导引标识。淮海经济区范围内车主、船民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申请,在任一地提交申请材料,均可网上流转,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就近拿到考核审验结果和换发补发的证件,从而减少异地奔波,节省时间,减少办事支出。
“证照分离”给群众便捷服务体验
徐州市交通运输局实施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力度较大。第一批55项交通运输领域“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清单,分类实施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其中31项优化审批事项减少了64种证明材料;11项部分条件承诺事项实行信用承诺免提交25种证明材料。这一创新举措给广大企业、群众带来了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不久前,上海一家网约车公司在徐州申请平台审批。根据规定,审批材料中需要投资人的身份证原件“验真”,但该公司投资人当时在国外,不便寄回国内。申办人员通过填写“容缺受理单”,并在承诺期限内完成“验真”,窗口工作人员当即受理了申请。申办人员连称:“没想到来徐州办理审批手续这么快捷,服务这么人性化。”
“船舶营运一件事”让群众一个窗口办完事
“船舶营运一件事”是“e路畅通”针对营运船舶、船员们的一项创新服务。通过将海事和运管两家单位的船舶审批业务进行无缝连接,实行跨部门联动办理,打破以往逐项办理的线性流程,将船舶名称核定、船舶所有权登记、船舶检验证书核发、船舶国籍登记、船舶最低配员核发、船舶营运证等事项实行内部流转同步办理。设立“船舶营运一件事”专窗,申请人至专窗提交一次申请材料,跑一个窗口,一次办结所有证件。
前不久,山东济宁籍船员韩光伟来到徐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局窗口申请办理船舶营运审批,由于提前进行了微信沟通,材料齐全,前后不到7分钟,就拿到了船舶营运证件。“过去,企业、群众办理船舶营运需要先后到海事船舶登记、船舶配员、船舶检验、船舶营运四个业务窗口跑审批,全部办下来可能需要好几天。现在,一个窗口就可以解决所有事,几分钟就能办完,申办群众可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处酒玉萍副处长介绍,“船舶营运一件事”改革在法定办理时间35天的基础上,压缩为3天时间办结,由提交34份材料减为14份材料,其余20份材料改为内部收集补齐,受到企业、群众一致好评。
徐州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表示,“e路畅通”服务品牌在确保公共安全前提下,最大程度满足市场主体需求,最大程度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把方便送给群众”。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