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邳州:“国字号”生产基地“致富密码”,小“豆花干”变身富民“金疙瘩”
在江苏徐州邳州市官湖镇西部有一个东林村,由于该村耕地面积少,农作物生产种植受极大制约,村民就业难,致富难。近几年,该村依托村里石允勤老人留下的豆花干制作工艺,大力发展豆制品加工业,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东林村也成为全国豆花干的主要生产基地。

来到徐州东林村,一进村就能闻到阵阵的豆香味。每天凌晨三四点,村民就早起磨豆子、煮豆子,制作豆干。据了解,村里的豆花干制作手艺传自石允勤老人,老人本以做豆腐为生,但因天气炎热,豆腐容易变质,当天卖不掉就得扔掉,于是老人经过多次实验,发明了豆花干,延长了豆腐的保存期,味道别有一番风味。老人去世前毫无保留地将手艺传给村民,后人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良形成了现在东林村豆花干的独特口味。
近几年,徐州官湖镇党委政府实地调研,对东林村的豆花干产业给予大力扶持,为村民提供发展思路和发展技术,在加工豆花干的基础上,又衍生出生产豆皮、素鸡、豆干、豆条等产品,使豆制品加工业成为东林村的支柱产业。

据介绍,全村现有豆制品加工户近80家,从业人员多达300多人,日均消耗大豆23000多斤,日加工成品18000斤,年产值4300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带动村民年经济增收1200多万元,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解决了百姓就业问题。“村里号召我们一起生产豆花干,组织一起学技术,包教包会,还给我们注册相关手续,收益也不错,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村民张利说。
由于豆花干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村委会为了保护本村豆花干产业发展,让村民张利于2019年注册了“允勤”牌商标,打造产业品牌,增加品牌效应,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

去年疫情期间,徐州官湖镇通过网络平台,给“允勤”豆花干带货。今年,官湖镇将全面打开豆花干网上销路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让张利牵头联合电商平台,打开网上销售。村委会牵头吸纳加工大户入股,成立豆制品加工公司,建造标准化产品加工厂以及产品展厅,在市场建设豆制品销售一条街。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由公司统一负责原材料采购、产品包装、销售,申请制定统一生产标准,做好产业深加工、精包装,深挖产品附加值。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