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8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汪洋出席庆祝大会,并赠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题词的“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贺匾和贺幛。(新华社)
70年来,西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民族团结呈现历史性进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经济年均增速位居全国三甲,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西藏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藏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胜利再一次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社会制度跨越发展,百万农奴成主人。西藏和平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成立自治区,黑暗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被彻底废除,西藏人民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充分保障了各民族权利和自由,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成为管理西藏地方社会事务、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西藏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历届全国人大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代表总人数的比例均远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恰恰说明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实现了真正的平等,说明少数民族的权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千年天堑变通途。要想富,先修路。直至1951年和平解放时,西藏没有一条正规公路,货物运输、邮件传递全靠人背畜驮。1950年1月,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主席致电中共中央:“应当争取于今年五月中旬开始向西藏进军,修好汽车路或大车路。”3个月后,川藏公路工程在雅安金鸡关破土动工,11万藏汉军民“一面进军、一面修路”。1954年年底,这条举世闻名、全长2000多公里的“天路”架设到了西藏拉萨,将雪域高原与祖国内地紧紧相连。由此开始,国家支援西藏建设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被运进“世界屋脊”,西藏现代化脚步逐步加快。现如今,西藏已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民航、邮政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放眼今日西藏,“新天路”建设仍在继续,一张纵横交错的藏区立体交通网正在加速形成,藏区同胞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民族团结日益巩固,万众一心暖高原。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在西藏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党中央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国各省区市支援西藏,实现了互帮互助、共同繁荣发展。援藏干部孔繁森先后两次进藏,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雪域高原,用一腔热血筑起了民族团结的丰碑,用生命践行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援藏干部、无数个“孔繁森”不畏艰难险阻,离开温暖熟悉的小家,毅然决然来到西藏,为西藏的发展费心尽力,为西藏人民的幸福出谋划策。他们的身影恰似雪域高原上一道道亮丽的彩虹,闪耀着民族大团结的璀璨光芒!
从黑暗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到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气风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70年的发展让西藏改了命运,换了人间。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我们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只要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协力、加强民族团结,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目标。(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