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残缺的是身体,不屈的是意志

2021-08-24  来源:  编辑:哈晓蕊
2021-08-24  

东京奥运会的热情尚未褪去,为期13天的东京残奥会又即将开幕。尽管参赛的运动员不同,但是相同的场地,相似的项目,“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必将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激情与感动。

残奥会带来的,是不输于奥运会的精彩。2016年伦敦残奥会,中国运动员刘翠青在领跑员徐冬林的带领下取得了女子400T11项目的金牌。失去光明,只会增加他们追寻光明的勇气,刘翠青用事实证明残奥会上同样值得关注和掌声。本届东京残奥会共设22个大项、539个小项。其中除了由传统奥运演变而来的田径、射击等项目外,还有硬地滚球等残奥会专属项目。泳池中,运动员们用残缺的肢体劈波斩浪;篮球场上,坐在轮椅上的运动员们在激烈对抗下,一次次命中高难度投篮;绿茵场上,运动员仅凭门将的只言片语,在黑暗中摸索射门的角度……这些身残志坚的运动员们,将会打破残疾的阻碍,在残奥会的舞台,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更加精彩的奥运故事,带来更加感人的奥运瞬间。

残奥会展现的,是出身于平凡的伟大。817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成立。运动员平均年龄27.5岁,年龄最大的是56岁的乒乓球运动员赵平,年龄最小的是16岁的游泳运动员蒋裕燕。不同于拥有职业训练体系和专业训练团队的奥运会选手,残奥会运动员全部是业余选手,职业有工人、农民、学生、公务员、职员和自由职业者等。这些残障人士,在生活中并没有被身体的残疾击倒,反而更加振作起来,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寻找融入社会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正是这种不屈服于残疾的信念,才能够让他们如常人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这份渴望平凡与平等的意志,才能让他们在国家需要之时挺身而出,披着五星战袍,为祖国争取荣誉,铸造新的辉煌。

残奥会宣扬的,是“情同与共”的共命运精神。本届东京残奥会的口号是United by Emotion”,意指“难以共聚一堂也要借体育让世界情同与共”。一方面,残疾人士通过残奥会中的拼搏进取,超越了残缺的躯体,向全世界展示了奥运精神的美丽;另一方面,全世界的竞技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奥运会的带领下相互交织,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绽放出更加璀璨的精神硕果。面对种种全球性挑战,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唯有心手相牵、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能共渡难关,共迎美好未来。正如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精神寓于运动”所说,作为国际残疾人运动的最高竞技场,残奥会是残疾人健儿践行这句格言的最佳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国的运动健儿打破了疫情的隔阂,在竞技场共同奋斗;在这个舞台上,残疾的运动健儿用自强自立的决心和勇气展现着不亚于健全人的精神伟力;在这个舞台上,“地球村”再次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残奥会打破了健全人与残疾人的壁垒,打破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壁垒,使得奥运精神、残奥精神成为当下时局的一盏明灯。

残奥会是全世界残疾人的体育盛会,是展示各国残疾人崇高精神和时代风采的舞台;是颂扬人类文明进步、和谐共荣的庆典;也是一场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心理盛会;同时,它更是一个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契机。尽管东京奥运会已经闭幕,但是东京残奥会即将接过接力棒,用不同的视角,带给全世界相同的精神共鸣。(徐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