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走进乡村看小康丨徐州丰县:“新农人”带领村民“奔驰”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

2021-08-1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李璐
2021-08-1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曾经,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华山镇“90后”小伙马驰,他还是个五谷不分的大学毕业生,如今他已成长为依靠土地追逐梦想的新农人。他不服输、有韧劲的创业故事,不仅登上央视农业农村频道《遍地英雄》栏目的演讲台,向全国人民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又于近日获评“徐州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荣誉称号。

在丰县华山镇渠楼村,记者见到了马驰。大棚里的上上下下都是他亲自打理,无论是种植还是经营,他都掌握了其中的要领。

马驰说,五年前,他大学毕业后在广州找了份工作,但是自己不喜欢。看到广州那边的草莓园不错,突发奇想——回家种草莓!

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一股闯劲儿,马驰回到家乡,先是在丰县师寨镇史小桥村承包了土地,开始尝试种草莓。为此他还专门去外地学习了三个月的草莓种植技术,学成回来后,盖大棚、买苗、栽苗一气呵成,孰料天不遂人愿,没两天草莓苗全死了。

这次失败无疑给满怀激情的马驰泼了一盆冷水,但他没有动摇创业的念头,而是总结经验、重整行装再出发。马驰联系了一个种草莓的同学,看了拍的视频后,同学判断是浇水没浇好,根部缺水,苗渴死了。马驰说不可能啊,“我都是按照你教的办法去做的。”

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之际,身边一个老农民悠悠地说了一句,他们那边可能是黏土,咱这边是沙土,按他那个方法栽苗,根固定不住,所以浇多少水都没用。马驰恍然大悟,原来土质不一样还得用不同的方法啊。于是他赶紧补苗,并让有沙土种植经验的工人来栽种,问题果然得到了解决。

那一年马驰的草莓大棚收益不错,两个大棚挣了8万元,他用自己的双手收获了第一桶金,也由此确定了奋斗的方向,做农业让他心里充满了安全感,也体验到了奋斗的成就感。

小试牛刀初获成功,马驰就想扩大规模,不过困难接踵而至。因为年轻,又常年不在村里生活,村里人并不放心把土地交给一个刚刚回到农村没有种植经验的小伙子。

后来,在华山镇渠楼村党支部书记的支持与帮助下,马驰承包下近200亩土地,不仅继续发展草莓,还种植了大面积的甜黄桃、葡萄、车厘子等作物,基本做到一年四季水果不断。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逐渐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就业,月均收入2000多元。

“可能央视的记者被我不服输、敢打拼的闯劲感动了吧!”马驰告诉记者,虽然不是农业专业出身,但他一直在关注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化,他认为单单发展种植是不够的,必须要形成产业,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马驰在2018年11月成立荣聚生态庄园,2020年9月创立徐州沁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有技术研发人员20余名,工作人员70余名。公司以种植草莓、葡萄为主,采用独特的生产管理方法,大力发展白草莓、葡萄等采摘项目,并研发培育高架脱毒草莓苗200万株供周边农户种植,目前基地已从200亩扩展到了1000余亩。

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青年才俊根植乡土,返乡创业,成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和产业致富的带头人。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