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扬州战疫一线 | “4岁的孩子给我们鞠躬,把我惹哭了!”

2021-08-14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1-08-14  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晏菲 通讯员 黄玉梅

“这群90后、00后的孩子,在家都是宝宝,穿上防护服就变身为最勇敢的战士。我何其有幸带着这群优秀的孩子在扬州战斗,又何其有幸成为他们的队长,与他们一起在前线拼搏奋战!”徐州支援扬州核酸检测采样医疗队副领队、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护士长卢姗说。

抵达扬州的第三天,卢姗利用工作间隙召集第一人民医院小队召开了一场小型的座谈会。会上,队员们畅谈驰援扬州的感受。

扬州加油

高温下穿上防护服我感觉不到热!”

三伏天进行核酸采集最怕什么?高温!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头上顶着大太阳。即便是看着照片都想透过屏幕揭掉扣在他们眼前的防护面罩。

“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穿上防护服很快身上就被汗浸透了,但投入到工作中时根本不会去想自己有多热,流了多少汗,只想保质保量地多做一些采集工作。”呼吸内科护士长赵伟说,“直到脱下防护服时才感到疲惫不堪,手术衣像浸过水刚拿出来一样,双手也因为汗水的浸泡发白起褶皱。”

披上白甲就是战士!登上大巴的那一刻大家便抱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要用自己的汗水筑牢钢铁防线,成为疫情防控中坚实的一部分。”

众志成城

“我尝到了汗水的味道,充满责任!”

这几天的核酸采集中,扬州居民们都很配合,他们严格按照一米线有序排队,防护措施也很到位。虽然气温很高,有很多市民都戴了双层口罩,有的还戴了手套。

在邗江区新盛街道绿杨新苑一期社区采集的队员、风湿免疫科的党员护士吴文荑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来采样。因为害怕孩子的手乱摸东西,妈妈为孩子戴了手套后把双手绑了起来。看到这一幕我很心酸,也为妈妈配合防疫工作而感动。”

“从垂髫赤子到耄耋老人,凡家国有难,大家都无比团结、共克时艰。”吴文荑说,“工作时我脸上的汗水不断地流进嘴里,让我尝到了汗水的味道,充满了责任、充满了感动……”

“和扬州市民的每一次互动都很感动!”

“你们辛苦了!”这是所有采集核酸的护士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即便是这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大家瞬间元气满满,而且每一次和扬州市民的互动都让他们充满感动。

一位大叔看到防护服上面的徐州字样,采样之后竖起大拇指,用不标准的徐州话说:“你们是徐州人啊,我当年在徐州当过兵的。我算半个徐州人!徐州风景很美,但是徐州人更美!”

每当遇到小朋友采集核酸,护士们都会用最轻柔的动作擦拭。“有一位2岁的小朋友,采集完核酸后用稚嫩的声音萌萌地说了一句,‘谢谢阿姨’,我的心都要融化了。”在邗江区新盛街道绿杨新苑二期社区采集的队员、发热门诊党员护士郁秀丽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妈妈带着一名4岁的孩子。采集结束后,孩子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后退了一步,向我们几个深深鞠了一躬。我完全没有想到,泪水瞬间充盈了眼眶。我们几个一起笑着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浩宇,妈妈爱你
浩宇,妈妈爱你

“所有人一起努力,再大的困难也能攻克!”

8月12日,卢姗在她的工作日志上写道:来到扬州,遇到很多暖心的人,和我们一起奋战的志愿者、细致入微的社区工作者、辛苦忙碌的驻地酒店工作人员,还有让我们喝到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沛县小哥,吃到可口葡萄的丰县老乡。

“在扬州这几日,我的脑中一直浮现村上春树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未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卢姗说,“就像我们和扬州这些本地居民,本来相隔两地,因为疫情有了交集。我相信,当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时候,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可以攻克!”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