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果农卖梨难 徐报融媒来帮忙
|
◎徐报融媒记者 李宁 刘作霖
眼下正值应季水果上市之际,因疫情管控、交通受阻等因素,睢宁王集镇红卫村果农急需帮助。8月5日上午,徐报融媒汉风号直播团队走进王集镇红卫村助力果农卖梨。
王集镇红卫村位于黄河故道沿线,特有的沙质土壤和充足的光照十分适合梨树生长。王集镇红卫村党总支书记柴兆介绍说,红卫村现有梨树600多亩,8月为梨成熟采摘期。今年,由于雨水较多导致大量梨树园被淹,造成梨树减产,同时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再度严峻,对果农卖梨带来了一定困难。
上午9时许,记者在红卫村果农周本春的梨园里看到,10亩的果园内黄澄澄、沉甸甸的梨子挂满枝头,煞是喜人。周本春却高兴不起来,以前这个时候,从南京等地来收购梨的货车成排排在村口,可如今疫情严峻,大货车不见了,眼瞅着梨子陆续大量上市,价格比较低还难卖。
和果农周本春一样,红卫村其他果农也遇到销售难情况。
果农张晓伟说,受到雨水影响,今年种植的梨产量低,一亩地平均产量比去年少三分之一,苦于没有人来收购,很焦急。
在红卫村春雨农业合作社记者看到,不断有果农将梨拉到这里称重交易。“因交通受阻,三天才来了一辆车,收购不了多少斤梨。”在现场,正在称重的收购商说。
为了解决果农“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果农卖梨,来自省委驻睢宁县帮扶工作队队员、红卫村“第一书记”、南京农业大学的贺亮想了不少办法。
“我邀请了南农大工业设计专业的教授为村集体合作社和镇农业公司设计了两套梨包装盒。”贺亮说,村农业合作社在淘宝开网店销售产品,并借助省委帮扶工作队后方单位的力量,积极为村镇农产品的销售搭建平台。眼下,贺亮也在不断找收购商。
王集镇政府也积极联系收购商为果农销售助力,在王集镇下辖徐州盛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冷库内,存放了大量的梨。
“这些都是果农寄存冷库的梨,每吨收费300元,可以保存6个月,总共6个冷库,一个冷库可以存放梨700余吨。”王集镇人大主席宋庆林介绍,王集镇全镇现有梨树18580亩,主要分布在王集镇西部原苏塘乡片区的南许、红卫、赵集、平楼等十多个村。品种主要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酥梨,果大核小,亮黄形美,酥脆爽口,皮薄多汁耐储存;另一类是优质沙梨系列,主要品种有丰水、黄冠、秋月和苏翠1号等,肉白汁多、味甜爽口。
“现在大量上市的是丰水梨,半个月后秋月梨也要上市了,周边地区我们一般是当天采摘当天配送,市民也可以到红卫村现场来采摘。”王集镇红卫村党总支书记柴兆期待市民伸出援手,帮忙解决梨子滞销的燃眉之急。
汉风号直播团队当天在红卫村的梨园里通过抖音平台进行了直播,汉风号客户端也同步进行了直播。直播持续一个多小时,吸引了大量市民观看。直播结束后,红卫村党总支书记柴兆就接到了买梨电话。
联系人:王集镇红卫村党总支书记柴兆
联系电话:199619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