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凝心聚力,为职工群众办好"六类实事"

2021-08-0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周天玉
2021-08-0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市总工会认真组织学习。
康乃馨服务站建设现场推进会举行。
开展“安康三送”活动致敬劳动者。

◎徐报融媒记者 郑微 通讯员 鹿娅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面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向全体党员发出了“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

连日来,徐州市总工会结合自身实际,作出专门部署,提出具体要求,着力抓好落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市总工会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学习会,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劳模宣讲团成员集体备课,将学习感受及时融入“学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基层讲习活动,讲好百年党史、工运史,团结引领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徐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子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饱含着强烈的历史纵深感、时代厚重感、庄严使命感,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豪情满怀、催人奋进的动员令和宣言书。

百年党史、百年工运,今年恰逢徐州第一个工会组织成立100年,站在“第二个一百年”历史征程新起点上,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宗旨、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奋力推动新时代工运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深化“学习强会”行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市、县联动打造“红色工运史讲习所”,讲好党领导下的红色工运故事,把讲“国之大者”与职工利益关切结合起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

围绕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忠实履行工会职责使命,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着力实施“建功筑梦”劳动竞赛提质工程、“先锋领梦”创新创优提效工程、“安康护梦”劳动保护提能工程、“产改圆梦”深化拓展提速工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激发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和职工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职工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

徐州市总工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市工会深入开展“当好娘家人·情暖职工心——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办好思想引领、素质提升、就业创业、关爱帮扶、普惠共享、阵地优化“六类实事”28个重点项目。

●“思想引领”实事项目

深入开展“党建领航 工会护航”党建带工建“四百行动”,在全市选聘112名党工建指导员,指导建设党工(党群)服务中心298家。精心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举办“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上党史课”“产业工人同上一堂课”活动,全市职工信念更加坚定。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宣讲活动,组织劳模先进、思政教师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开展宣讲47场,把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生动化、具体化,取得了较好效果。

●“素质提升”实事项目

已资助1200余名农民工、一线产业工人学历提升,补助“励志奖学金”55万元;依托10个产业工人实训基地,投入77万元补贴帮助1000余名职工提高技能。开展“劳动壮美新徐州”主题劳动竞赛以及28项职工职业技能一级竞赛,带动引领全市各级工会广泛开展技术练兵、岗位比武,推动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一线职工提升技术技能等级。

●“就业创业”实事项目

发放“工惠贷”8695万元,扶持中小微企业174家,促进2957名职工稳岗就业;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789万元;举办线下招聘活动46场,线上新注册企业511家,共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6125人次;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52场,惠及3683人次,构建了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关爱帮扶”实事项目

动态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共发放慰问款物658.51万元,走访企业363家,慰问职工11634人次,帮扶救助困难职工2768人次。扩大“惠工保”职工互助保障覆盖面,新增参保职工9041人、参保金额747万元、发放互助保障金472万元。持续加大维权服务力度,开展法治宣传服务现场活动23场,线上线下共服务企业800余家,服务职工群众10万余人,化解劳动争议案件721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14.76万元。

●“普惠共享”实事项目

投入近100万元,策划了 “致敬劳动者·五一欢乐多”等线上竞答赢好礼系列普惠活动,以“职工学党史”等为主题,多频次开展云竞答抢红包活动,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清凉一夏 幸福安康”线上送清凉活动,15场活动参与职工30余万人次,工会影响力大幅提升。在全市率先关注“八大群体”健康权益,为3040名快递员、送餐员、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赠送健康体检,将娘家人的关爱送到职工身边。实施“安康护航”计划,建立市级职工安康文化教育体验中心,年内组织不少于5000名一线职工开展沉浸式体验培训;举办“安康课堂”劳动保护专题宣讲30场、职业健康培训1500余人次。

●“阵地优化”实事项目

工人疗养院改造建设规划已通过市规划审批,劳模职工活动场馆已投入使用。文化宫打造网络直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文体服务站16个,覆盖服务对象群体约40万人,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效。在女职工集中的用人单位、街镇(园区)建立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精准服务女职工的特殊生理需求,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35家康乃馨服务站建设,预计年底将有超过50家康乃馨服务站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