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抗台风 众志成城御“烟花”
|
◎徐报融媒记者 樊海涛 通讯员 车小伟
7月28日,第6号台风“烟花”从徐州西北部过境,给我市带来了强风暴雨。全市上下深入落实省市防汛抗台工作要求,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全力防汛排涝,认真排险除患,做好防御台风灾害各项工作。
■各司其职, 相关部门向雨而行
按照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要求,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全部进入战时状态。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业务处室工作人员及通信保障人员全部24小时在岗,所有抢险队伍全部处于迎战状态。该局主要负责人带领煤监局及相关处室人员,冒雨奔赴位于台风中心的沛县,实地检查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金虹钢铁、天安化工等重点企业,督促指导一线干部职工全力做好防汛抗台工作。
市水务局路段责任人员中午全部到岗到位,在易积水路段提前打开窨井盖,并做好防护标识,及时清理覆盖窨井口的杂物。养护单位还配备7台移动泵车在立交桥加强应急,另安排3台备用移动泵车在新城区待命,以备援助。
市交通运输局动员市区公交企业、地铁运营单位组建9支专业防汛应急队共160名队员分布在各防汛重点部位,临时防汛队员1524人值守其余各站点。当日,全市在册渡口26道全部停渡,2家港口码头停止作业,3个船闸停航、8个航道工程停工,205国道新沂下穿陇海铁路桥全封闭。同时聚集20辆客车、30辆货车作为储备运力,保障好人员抢险、群众安全转移、应急物资运输等需要。
市消防救援支队召回所有休假的指战员,19个消防队站、21个政府专职队共594名消防指战员闻警而动,开展应急救援。全市安排22个执勤点,190名指战员、32辆消防车,分别在市区地铁站口以及中运河、新沂河开展前置备勤。
市区18个环卫保洁标段分别建立应急指挥机构,成立了1178人的应急队伍,配备531台应急机械化车辆及救生衣、围挡、黄沙、碎石、沥青冷补料等,对沿街低洼场所实施救援,抢修被水冲坏的路面。
为保障游人安全,我市累计38家A级景区、18家非A景点临时关闭。
电信、移动、联通、铁塔公司等4家公司,同步开展应急准备工作。徐州铁塔公司对拉线塔及高铁沿线共316个点组织维修单位专题巡检,排查处理隐患。徐州联通对全区410个基站、1100公里干线组织巡检,共排查处理隐患15条,在防汛抗台中发挥了通信保障作用。
■严防死守,各地积极逆风而动
为坚决打赢台风“烟花”防御战,我市各地也纷纷逆风而动,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分析研判,用扎实细致的工作应对台风暴雨的考验。
邳州市应急部门开展城区内涝和中运河堤防巡查,对城区内涝较严重的万兴路协调消防救援展开排水工作,督促指导危化企业补足抽水泵、沙袋等防汛救灾物资。该市分别以水务局、人武部为主导,成立4支防汛技术指导组、25个防汛应急连,加强各大中型泵站、闸、险工险段等的值班值守,配备城区应急排涝强排车辆、水泵、发电机组等70台套,发挥了城区降雨排涝作用。
沛县是台风的中心区域,持续暴雨导致城区及周边路段、小区出现严重内涝灾害。沛县组织各类救援力量全力以赴,进行防汛排涝。该县沛公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示范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快速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一支党员突击队,带领3个排涝抢险和备勤巡防小组,为被雨水倒灌的住房排涝解难,转移行动不便老人,疏通下水道,移置倒树、断木,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铜山区应急局成立7个安全防范执法检查组和1个综合督查组,赴各镇(街)开展安全防范大检查工作。铜山公路养护公司人员在所辖公路24小时不间断巡查,巡查发现G104、G311、G252等路面出现树木倒伏,冒雨现场指挥排除路障。各镇组织进村入户排查工作,包村驻队干部、村干部和网格员深入企业、养殖户、农户家中,排查安全隐患。
泉山区严格落实停工停学措施,累计消除工地龙门吊、塔吊、围挡、城市广告牌、行道树、各类构筑物隐患110余处;累计排查转移张小楼社区、自力社区等危房及塌陷地域群众367人。区级50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24小时备战,区应急管理局成立由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应急突击队,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当日处置17处积水险情,对12个积水点位进行强排。
此次防汛抗台工作,全市共储备袋类269.58万只、土工布34.54万平方米、块石51231吨、木材253.4平方米、钢管145.11吨以及移动泵车22辆、移动排水机泵32台、冲锋舟58艘、大型抢险设备12台套等物资、设备;储备生活类救灾物资五大类20多个品种共计12.5万件,紧急避险转移人口6646人。截至目前,全市未收报灾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