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从『新晋队员』成为『主力前锋』

2021-07-2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崔东宁
2021-07-2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 通讯员 王小茹

招商,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从2006年加入招商队伍,她始终站在招商第一线。15年里,她走遍了国内外百余个城市,平均每个月有一半时间是在外地,平均每年实地考察企业150家左右,接待客商约200批次。

她追求完美、兢兢业业、认真踏实,立足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把15年的青春献给了我市的招商事业。她就是市优秀共产党员、徐州经开区驻日本招商办事处主任杨杨。

对于招商人员来说,无论是说千句话还是行万里路,能看到招商签约的那一瞬间,看到动工、投产的那一刻,收到企业上缴税收的消息,就会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可以浓缩成一个字——值!

带着使命和价值去招商,走好每一次“长征路”,是杨杨的工作信条。

她第一个成功招引的企业是日本阪神机器株式会社。那时,她还是招商战线的新兵。在得知卡特彼勒召开供应商大会的消息后,她立马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之前与卡特彼勒建立的良好关系,她拿到了参会企业的名单,进入会场,与阪神机器的总经理坐在了一起。经过攀谈,原本没有考虑在中国投资的阪神机器,逐渐对徐州有了兴趣。之后,她趁热打铁,不断跟进,2011年,阪神机器落户开发区,成立阪神机器(徐州)有限公司,成为徐州签约的首个日本独资企业。

初战告捷,给了她巨大勇气与信心。逐渐地,她从“新晋队员”成为“主力前锋”。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杨得知苏州雅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有扩张投资的意向,公司董事长聂晶正计划率队赴各地考察选址,徐州并不在名单之列。得到信息后,她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获得认可后,连夜摸清了当前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态势、开发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产业配套条件等情况,第二天一早向企业发出了考察邀请。项目落地后,聂晶董事长说:“徐州开发区招商人员专业专注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很多问题都能现场答复,这样的工作质量,非常符合企业的期待。”该项目填补了当时开发区医疗器械分子诊断领域的空白,对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起到了强劲的带动作用。

2012年6月1日,是她终生难忘的一天。那一天,杨杨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她光荣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把党员徽章佩戴在胸前的那一刻起,杨杨就在心里默默许下誓言,要让自己的青春年华在为党和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属于自己的绚丽光彩。

15年里,碰壁很多,失败不少,但她很少哭。招商,不仅仅是比环境、比交通、比政策、比配套,更重要的是比精神、比意志、比担当、比奉献。要让招来的企业成为常青树,就需要付出更多。2013年,阪神机器(徐州)有限公司日方核心技术人员和佳博行抵达徐州观音机场后,突发脑溢血,情况非常危险,她第一时间汇报、联系,将和佳博行送至重症监护室。去年年初,疫情来袭,区内阪神、二川等一批日本企业面临难题,15个工作日之内,她和伙伴们就将防疫物资送到了企业手中。

作为招商人员,加班加点、走南闯北是常态。杨杨和丈夫都是常年在外奔波,只能把两个女儿托付给父母照料。不能给予孩子应有的陪伴,一直是她心中最大的遗憾。对于孩子,她是一个几乎没有参加过家长会的妈妈、一个电话里的妈妈、一个不合格的妈妈。但她希望女儿长大的那一天,会自豪地对女儿说,你看,这里的工厂车间、这里的车水马龙,有妈妈的贡献!

15年,杨杨完成自主招引项目14个,总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实际到账外资过亿,用实际行动为徐州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贡献了点点“微光”。

不忘来时路、不罔肩头担。杨杨坚信,每个人的“微光”汇聚起来,就会集结成强大的光束,照亮现实与未来,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